课件编号6322044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案)

日期:2024-05-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8次 大小:29780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5课,至清,中叶,经济,文化,学案
  • cover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 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学习目标 1.通达时空观念掌握明中期高产农作物的传入,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曲。 2.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和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3.明确历史解释研思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随着欧洲传教士来华,出现了“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 4.立足唯物史观认知明清时期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 5.渗透家国情怀感悟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活跃,使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倾向发生了巨大变化。 自主学习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农业的发展 (1)背景 明朝中期,随着 的开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 (2)表现 ①高产粮食作物玉米、 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 ,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问题思考 材料 阅读《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思考 据图指出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状况,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及影响。 提示 状况:新型农作物广泛种植,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 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刺激人口增长。 2.手工业的进步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2)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①产生: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②表现: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③发展:这类情况在清朝继续有所发展。 深化理解 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多种经营模式并存。 (3)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产品种类多,技术先进。 (4)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欧亚地区,广受赞誉。 (5)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3.商品经济繁荣 (1)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自明朝中期起,美洲等地的 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2)商帮出现 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 和晋商。 问题思考 材料 思考 据图指出晋商经商路线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提示 特点:遍布国内,走出国门。原因: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3)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 ,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4.经济局限表现 (1)就全社会来说,男耕女织、 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2)日益僵化的 ,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判断正误 (1)封建专制统治是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根源。( × ) 提示 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根源是以铁犁牛耕为代表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 (2)当西方国家迈入近代文明的时候,我国依然保持传统文明。( √ )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1.陆王心学的产生 (1)背景 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2)概述 ①概念 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 ”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 ②内容:“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践行,这样就能达到圣贤境界。 (3)评价 ①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②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概念阐释 致良知 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人生而有“圣人之心”,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其实就存在于本心之中,良知就是本心,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