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32219

宇宙中的地球[上学期]

日期:2025-10-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99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宇宙,中的,地球,学期
  • cover
课件37张PPT。高中地理必修Ⅰ 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教学指导意见解读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2课时)一、课程标准内容解读(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以地球为中心的环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宏观)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微观)◆太阳系普通行星◆太阳系特殊行星与九大行星质量、体积、运动的比较存在生命的条件地球自身 行星际空间 恒星际空间◆运用资料:九大行星数据、地球在太 阳系中位置图、地球自身条件等。二、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基本要求 1.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能描述地球在宇 宙中的位置。 2.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其特点。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理解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4.对九大行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提高 分析问题的能力。 5.了解宇宙具有物质的特性和运动的特性,树立 科学的宇宙观。发展要求运用观测资料,描述月相的周期变化现象。说明1.对不同天体的特点建议仅作简单介绍,在选修 1中将有详细说明。 2.活动“观测月相”可以不做,初中《科学》已有 相同内容。1.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能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为了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道各级天体系统的构成和大小。 *用图解法或表解法探究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收集有关天体、天体系统和宇宙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欣赏宇宙的美,感受宇宙的奥妙 *为了认识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着眼点是类型和基本特点。天体的特点在选修1中将有详细说明。 *拓展性知识少讲或不讲,考试不做要求。如两种行星的分类。 *处理好阅读材料。阅读材料中一部分是教材正文内容的外延,必须掌握。本节中第1、3个阅读材料都是拓展性的。 2.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其特点。*采用数据分析法来探究九大行星的太阳辐射、表面温度和水分状况等特点,理解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 *九大行星的数据是分析的素材,非考试内容。 *问题(4)建议改为“其他八大行星最适合地球人移居的是”。 *重视探究过程。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理解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4.对九大行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提高 分析问题的能力。 5.了解宇宙具有物质的特性和运动的特性,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发展要求: 运用观测资料,描述月相的周期变化现象。 *课程标准活动建议:观测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测结果及体会。 *活动“观测月相”可以不做,初中《科学》已有相同内容。建议进行太阳活动的观测。三、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概念、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的概念及类型,以及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4、通过对九大行星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应用多媒体演示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内容(阿波罗登月计划等),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想像能力。 2、通过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图1-3),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与其他行星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观察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示意图、数据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方式,了解宇宙的物质性(天体),宇宙的运动性(天体系统),从而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地球观和自然观。(二)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宇宙环境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从而树立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观赏集科学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天文图片或影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