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22512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4《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例5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66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案
  • cover
课时4、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学情分析 1、本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数学成绩较好,但也有少数的学生基础较差,计算能力不过关。 2、会列方程解题后, 还要让学生会用算术解法,教本里虽没有讲述,但这种方法要让学生学会,这是以后能熟练用算术方法解题的关键。 3重点难点 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4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1、指名说说题中谁是单位“1”的量,再写出数量关系。 (1)桃子的数量是苹果的2/5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3 。 设计意图:复习找单位“1”的方法和列等量关系式,为教学新知做好铺垫工作。 2、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知道,分析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要抓住表示数量关系的句子,像上面第1题中,如果已知苹果的数量,求桃子的数量,可以用乘法计算。如果已知桃子的数量,求苹果的数量,又该怎样解答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互动探究,归纳解法 1、出示例5的情景图,读题,理解题意。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根据“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2/3 ”中,谁是单位“1”?它的2/3 是哪个量的? 启发:你能列出等量关系式表示大瓶与小瓶果汁之间的关系吗? 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板书:大瓶里的果汁× 2/3=小瓶里的果汁 2、出示小组讨论的问题:根据“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2/3”,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师巡视,答疑,辅导。 交流讨论后,指名汇报。师板书: ①列方程解法。解:设一大瓶果汁有x 毫升。 引导检验: x=900是不是方程的解?你会检验吗? 答:一大瓶果汁有900毫升。 ②算术解法。? 600÷2/3 =900 (毫升) 答:一大瓶果汁有900毫升。 3、列方程解和算术解法有什么相同点?不同之处呢?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交流与策略的对比,找到两种思路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使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元化。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说一说: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 1/2?=喝了的升数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得到相应的数量关系式,再对照数量关系式找出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进而发现这样的问题不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解答,引出列方程解答的思路。 5、出示思考: (1)观察:例5和“试一试”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2)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时,关键是什么? 设计意图:将例5和试一试进行对比,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突破本课的重点与难点,进一步突出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基本思考方法。 6、小结:①已知“部分量”和“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可以列方程解答。②找准单位“1”,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来列方程。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练习八) 1、解方程。学生先独立计算,集体评议,强调计算时要仔细认真。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 2、先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再列方程解答。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 (2)让学生说一说“一桶油用去 ”和“黑兔是白兔的 ”各表示什么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