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23067

(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 第7章 习题课4 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38张PPT

日期:2024-05-0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25734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8张,应用,综合,定理,动能,习题
    习题课4 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动能定理,领会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2.会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变力做功、曲线运动以及多过程问题. 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 1.动能定理不仅适用于求恒力做功,也适用于求变力做功,同时因为不涉及变力作用的过程分析,应用非常方便. 2.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是最常用的方法,当物体受到一个变力和几个恒力作用时,可以用动能定理间接求变力做的功,即W变+W其他=ΔEk. 【例1】 如图所示,某人利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拉质量为10 kg的物体.定滑轮的位置比A点高3 m.若此人缓慢地将绳从A点拉到同一水平高度的B点,且A、B两点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7°和30°,则此人拉绳的力做了多少功?(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不计滑轮的摩擦) [解析] 取物体为研究对象,设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根据题意有h=3 m 物体升高的高度Δh=- ① 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W-mgΔh=0 ② 由①②两式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W=100 J 则人拉绳的力所做的功W人=W=100 J. [答案] 100 J 1.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  ) A.mglcos θ    B.Flsin θ C.mgl(l-cos θ) D.Flcos θ C [小球的运动过程是缓慢的,因而任一时刻都可看成是平衡状态,因此F的大小不断变大,F做的功是变力功.小球上升过程只有重力mg和F这两个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WF-mgl(1-cos θ)=0. 所以WF=mgl(1-cos θ).] 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多过程问题 一个物体的运动如果包含多个运动阶段,可以选择分段或全程应用动能定理. 1.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时,将复杂的过程分割成一个个子过程,对每个子过程的做功情况和初、末动能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每个子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列式,然后联立求解. 2.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时,分析整个过程中出现过的各力的做功情况,分析每个力做的功,确定整个过程中合外力做的总功,然后确定整个过程的初、末动能,针对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当题目不涉及中间量时,选择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更简单,更方便. 【例2】 如图所示,ABCD为一竖直平面内的轨道,其中BC水平,A点比BC高出10 m,BC长1 m,AB和CD轨道光滑.一质量为1 kg的物体,从A点以4 m/s的速度开始运动,经过BC后滑到高出C点10.3 m的D点速度为0.求:(取g=10 m/s2) (1)物体与BC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体第5次经过B点时的速度; (3)物体最后停止的位置(距B点多少米). 思路点拨:①重力做功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其大小为mgΔh,但应注意做功的正、负. ②物体第5次经过B点时在水平面BC上的路径为4sBC. [解析] (1)由动能定理得-mg(h-H)-μmgsBC=0-mv,解得μ=0.5. (2)物体第5次经过B点时,物体在BC上滑动了4次,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4sBC=mv-mv, 解得v2=4 m/s≈13.3 m/s. (3)分析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s=0-mv, 解得s=21.6 m. 所以物体在轨道上来回运动了10次后,还有1.6 m,故距B点的距离为2 m-1.6 m=0.4 m. [答案] (1)0.5 (2)13.3 m/s (3)距B点0.4 m ?1?当物体运动过程中涉及多个力做功时,各力对应的位移可能不相同,计算各力做功时,应注意各力对应的位移.计算总功时,应计算整个过程中出现过的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2?研究初、末动能时,只需关注初、末状态,不必关心中间运动的细节. 2.如图所示,右端连有一个光滑弧形槽的水平桌面AB长L=1.5 m,一个质量为m=0.5 kg的木块在F=1.5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桌面上的A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木块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 m/s2.求: (1)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