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27200

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教师用书+课后检测能力提升)3.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共3份打包)

日期:2024-05-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94824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能力,3份,原因,形成,土壤,分析
    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一、认识土壤 1.土壤概念: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分层结构:发育成熟的土壤,从地面向下有明显的垂直差异,如下图所示: 3.土壤剖面的意义 (1)反映了土壤的发育程度: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低。 (2)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因素对于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 4.土壤的物质组成 二、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因素 作用 表现 成土 母质 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 不同的成土母质会造成土壤性状的差异 气候 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 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水分和热量,影响着矿物质风化、物质迁移和动植物、微生物活动 生物 是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为土壤提供有机物,改变土壤的结构,形成肥力。其中,植物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地形 高度、坡度、坡向等影响土壤的发育 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等条件,同时还影响物质的转换,进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时间 决定土壤的发育进程 随着时间推移,土壤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层次由少到多,逐步发育成熟 人类 活动 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人类的耕作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为各种耕作土壤,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一些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人类活动,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肥力下降 一、判断题 1.所有土壤从上到下都有明显的垂直分层。(  ) 2.土壤的形成是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 3.生物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  ) 4.不同坡向的温度、水分、光照、植被不同,导致土壤的发育程度与性状不同。(  ) 5.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几乎没有作用。(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6.对黑土进行观察,最容易观察的是(  ) A.土壤质地  B.土壤剖面 C.土壤颜色 D.土壤水分 答案:C 7.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从上到下顺序依次是(  ) A.腐殖质层、淀积层、淋溶层、成土母质层 B.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成土母质层 C.淀积层、淋溶层、腐殖质层、成土母质层 D.腐殖质层、成土母质层、淀积层、淋溶层 答案:B 8.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  ) A.生物 B.气候 C.地貌 D.时间 答案:A 9.四川盆地的有些地方,岩石是紫色的,土壤也呈紫色。这说明四川盆地紫色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时间 C.生物 D.成土母质 答案:D 10.下列关于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比干冷地区快 B.湿热地区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粘比重高 C.冷湿环境不利于有机质积累,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多 D.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土壤的分布规律 答案:C  土壤的形成因素 【情景导入诱思】 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发现,当地印第安人在一种与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土壤上种植。据研究,这种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在一定条件下制作而成的生物炭。当地人用生物炭改良贫瘠的土壤,可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成熟土壤的分层结构是怎样的。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以人地协调的观点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壤施加怎样的影响。 提示:(1)从地面向下依次为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成土母质层。 (2)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人类活动等。 (3)人类的耕作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可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但一些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人类活动,则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肥力下降。 【核心考点突破】 1.自然与耕作土壤剖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