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31514

八年级上册物理《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教科版)

日期:2024-05-0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4224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年级,上册,物理,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教科
  • cover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知道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 2.了解声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知道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发声现象,能简单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发声体的共同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 2.通过声传播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学习在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在声的广袤空间中,声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通过声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 2.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起对声的好奇,激发求知的欲望。 二、教材分析 《认识声现象》选自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它既是本章的重点知识,也是学习后面乐音的三个特征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四个知识点,第一个是声音的产生,第二个是声音的传播,第三个是声速,第四个是人耳可听声音的范围。根据教材的知识排版顺序及内容的难易程度,本节课在内容安排上将重点放在前两个知识点的学习上。 三、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相关声现象的经验。 能力层面:具有一定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思维层面:仍然具有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薄弱的认知困难。 四、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五、教学难点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 六、主要教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谈话法。 七、教学手段 以实验探究与观察为主,多媒体为辅助的教学手段。 八、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PPT课件、铁架台和音叉等实验器材。 九、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2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水流的声音,鼓的声音,车的声音,鸡叫,蛙鸣,同时指出:大自然造就声音,把我们带到美妙的音乐世界,让我们感受到声音世界的美妙和谐,提问: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到我们人耳的?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三章第一节:认识声现象的学习,这些疑惑将得到解答。 学生活动:倾听,赞叹,思考(谈话法)。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倾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新课教学(30--35分钟) 1:声音的产生 (1)活动———造”声达人秀 教师活动:下面我们共同进行一个活动:“造”声达人秀。请同学们利用桌上这些器材,使它们发出声音。注意观察:1、谁在发声;2、发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要求:4人一组,分别充当指挥员、操作员、记录员、结论员。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待会儿我们请小组展示。开始。 学生活动:一起动手,共同参与,自主探究。(实验探究法、谈话法) 设计意图:以小组的形式互动探究,各司所职,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得出结论 基于体验实验,组织学生大胆发表本小组的观点,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发声体都在振动的结论,从而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3)演示实验 由教师利用发声的音叉可弹起乒乓球、发声的鼓可使碎纸屑跳动两个小实验再次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发声的 鼓面弹起碎纸屑 ) ( 发声的音叉弹起乒乓球 ) 教师再次利用音叉让学生用手切实感受它的振动以及发声后被人为强行停止振动后,感觉声音消失总结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且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4)总结实验 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且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结论员)发言。发散思维,学会运用“转化法”放大无明显振动特征的物体,证明其在发声时也在振动。(实验观察法、谈话法、讲授法)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说,明确课堂就是犯错误的地方。培养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