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33626

(新材料)部编版语文必修第一册第5单元 单元导读(学案+课件+习题)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3091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新材料,编版,语文,必修,一册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本单元所讲内容属“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我们通过阅读学术论著,了解学者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陈述学术见解的思维过程和表述方式,借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升自己专著研读和专题研讨的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要探索整本书阅读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整本书阅读的经验。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促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件4张PPT。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单元导读[课标解读]Thank you for watching !单元综合测评(五)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整本书内容理解(8分) 1.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B.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C.在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 D.《礼治秩序》一章认为,乡土社会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的话;但是没有法律并不影响这个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E.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是不分离的。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他们与他人不讲人情地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BD [B项,“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有误,《文字下乡》中认为乡人不识字与教授不能捕虫是一样的,环境不同,文字对于乡人没有那么重要,他们不识字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D项,两处“没有法律”分析错误,文中正确的表述是“可以说是一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 2.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材料主要反映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C.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说在(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其根源是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四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D [A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自然经济的内容。中国古代社会的典型特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