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33894

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 课件(幻灯片22张)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3020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课件,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
  • cover
课件22张PPT。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词课题总览 秋词(其一)【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 【词语解释】 ①寂寥:冷清萧条。 ②春朝:春天。 ③排:推开。 ④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这里泛指志气。 ⑤碧霄:蓝天。 自主预习【原文呈现】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参考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冷清萧条, 我却说秋天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推开云而飞起, 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天空。 【整体赏析】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人们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这首写秋的诗却有爽朗明快之感,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诗的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看法;诗的后两句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诗人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他们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赞同他们悲观、失望的态度。针对这种寂寥之感,诗人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的勃勃生机。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是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如果有志气,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 夜雨寄北【创作背景】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走近作者】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他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词语解释】 ①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东一带古属巴国。 ②何当:何时将要。 ③却话:回头说,追述。 自主预习【原文呈现】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参考翻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巴山整夜下着暴雨,秋水涨满了池塘。 何时能够与你共坐西窗下一起剪烛长谈, 追述巴山秋雨之夜时我对你的无限思念。 【整体赏析】 诗歌前两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跃然纸上。接着写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雨的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