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3437

陆地水 生物 土壤[上学期]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12690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陆地水,地水,生物,土壤,学期
  • cover
课件21张PPT。陆地水 生物 土壤1、陆地水体类型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2)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3)按空间分布分类 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 地下水 (4)按循环周期分类 静态水资源:冰川(淡水的主体,占2/3)、内陆湖 泊水、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河流水(与人类 的关系最密切)2、河水 (1)河流的补给来源: ①最主要是雨水补给。汛期出现在雨季,我国为夏秋季节,枯水期多在冬春季节。地中海汛期为冬季。季节性积雪融水:东北的春汛。 ②冰川融水:我国西北部有些河流夏季大部分水量来自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冰川融水。 ③湖泊水: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中下游对河流起蓄洪作用。 ④地下水:稳定可靠的补给来源。济南附近的小清河。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 ②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 ③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 ④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河流的补给来源:最主要是雨水补给。 1、各种气候类型与河流雨水补给有何关系,汛期(丰水期)出现的时期 ? 2、河流的雨水补给与降水强度、地形、植被、水系有何联系?1、冰川补给为主的河流,影响汛期出现时间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2、图中河流为何出现断流?(2)河流径流的变化 季节变化:修水库调节径流变化,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 年际变化:修水库调节丰水年与枯水年的径流量。3、地下水 (1)类型 潜 水: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空气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有自由水面;重力作用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埋藏较浅。承压水: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潜 水有承压水面,承受压力,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水量稳定;水质不易受污染;埋藏较深承压水位(2)潜水的补给来源: ①主要是大气降水。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良好的情况,对地下水补给最有利。 ②河湖水补给。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黄河下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2)地下水的问题与保护 土壤盐渍化科学管理 地下漏斗区,地面下沉;沿海 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合理开采,及时人工回灌③保护自流水补给区的自然环境。②过量开采①不合理灌溉二、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1)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①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气候 光照 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密林的中上层 喜阴植物: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密林的底层 西双版纳人工经济林运用光的垂直衰减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热量分布 从赤道到两极,随着热量和温度的有规律变化,形成各种不同的植被带 从沿海到内陆,随着水分条件变化,形成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植被景观 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和水分的不同,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带 ②植物个体形态对环境的适应:莲和骆驼刺因水分条件不同导致个体形态不同 莲:具有柔嫩、硕大的叶子,但根系不发达。 骆驼刺:叶子刺化,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地中海气候区植物具有叶子小,叶面上覆盖有蜡质的特点,与夏季炎热干燥有关。 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及物候对农 ③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时、农事的指示作用 干旱地区寻找水源的指示作用 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 铁芒萁———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 碱蓬———盐碱性土壤环境 芦苇———水湿环境 矮牵牛花———大气中SO2污染 草原与森林指示干旱、半干旱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