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综合国力竞争 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综合国力的概念及其基本构成要素。 2.了解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能力目标 1.结合案例,使学生了解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2.分析评价主要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念及竞争观念,正确认识并自觉维护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为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的早日实现做出应有贡献。 ●教学重点 1.综合国力及其基本构成要素 (1)概念 (2)基本要素:①基本实体②经济力量③军事力量④内政和外交⑤科学和技术 2.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途径 (1)实施我国综合国力的途径; (2)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 (3)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实行计划生育,在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积极发展教育和科技,提高劳动力素质; (5)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结盟,不争霸,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壮大世界和平和安定的力量。 ●教学难点 综合地、全面地、发展地评价国家的综合国力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综观国际形势,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和经济地理格局在经历了一系列冲突、摩擦甚至战争等巨大变化后,目前已由两强对峙及两大阵营转变为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已经由冷战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可以预计,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世界性的战争是可能避免的。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各国将怎样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国家间的竞争将以何种新的形式出现?世界将向什么方向发展?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本节第一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 [板书]一、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 1.综合国力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国家的总体力量。 2.主要影响因素: (1)基本实体 (2)经济力量 (3)军事力量 (4)内政和外交 (5)科学技术 [说明]随着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政治地图不再是阵线分明、全面对抗的态势,世界各国都把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优先地位,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学生阅读完毕,组织分组讨论,指定每组代表一个因素(“基本实体”和“经济力量”内容较多,可指定若干组代表),分别说明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它在国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哪些重要意义?要求同学们最好能用具体案例说明。 [思考]下列国力构成要素中能够反映一个国家资源潜力和劳动力数量的是( ) A.基本实体 B.经济力量 C.军事力量 D.对内对外政策 解析:基本实体反映一个国家生存空间的大小及其位置优劣、资源状况、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等。 答案:A [阅读]综合国力的评价要素 (1)基本实体———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和质量; (2)经济力量———工农业生产能力、交通和通讯能力、国际竞争能力; (3)军事力量———常规军事力量和战略核力量; (4)内政和外交———对内政策合民心、顺民意;对外政策能将国家力量转化为政治现实,并能保障对外经贸活动; (5)科学和技术———是决定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国家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科技优势决定了该国在国际经济、政治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该国军事力量的强弱。 考察一个国家的国力,要综合地看,全面地看,要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例如,国土面积和其代表的价值并不成正比。如果地处寒冷或荒漠地区,缺乏地下资源,或者现阶段不具备开采条件,这样的国土其经济价值就要相对低一些。地理位置的价值则往往随着国际关系、交通条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冷战时期,德国处于美苏对峙的最前沿,其地理位置的战略价值十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