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4503

七年级地理上册简析[上学期]

日期:2024-05-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4665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七年级,地理,上册,简析,学期
  • cover
课件30张PPT。 解放学生 无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还学生一片蓝天 地理 七年级上册浅析 黄庄中学 陈绪霞 尊重生命,体现人生,构建“人本教育”的课堂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教学观念。很显然,新课程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从而使教育教学最大限度的解放学生。一、新课标与大纲的比较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对应,但有明显不同。教学大纲使教师教学指导纲要与依据其重点放在地理教学内容上,特别强调各知识点的层次要求过于具体,实际上这些都是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而对学生的关注不够。课标则依据社会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重点放在学生身上,真正体现学生主体,贯穿“人本教学”,将着眼点置于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1、体系构成的比较2、目标区别:教学大纲视为教学目标,而课标视为课程目标3、课程内容的比较4、课标对教学内容的知识要求 本章自然地理部分是旧教材的第一章,新教材对旧教材内容有所删减,主要突出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国土辽阔、面积广大。新教材将本章列在第一章,让同学们先熟悉中国的疆域,这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本章人文地理部分是旧教材的第二章,内容不如旧教材详细,只是安排了三部分内容: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东多西少、56个民族,通过活动使学生学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新教材将旧教材第三章中国的地形,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合并为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并通过阅读材料体现“地域性”,通过景观图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活动部分体现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得地理。 本章是旧教材的第六章,教材只是以水、土资源为例,并没有像旧教材一样面面俱到,避免了对内容的重复,教材设置大量景观图,像“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北方旱田”、“南方水田”,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并渗透节约资源教育。其编写意图:使学生学会地理思维,重视地理研究性学习,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本章是旧教材第四册的七、八、九章的内容,将其编为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第四章,其编写意图注重中国地理部分教材编排的合理性。本章属于人文地理部分,内容包括: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工业的发展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地域差异,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二、新教材的编写特点 ( 一) 、新教材的结构新颖,更具开放性。 (二) 、新教材版式新颖,图文并茂,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 ( 三)、新教材内容精简,更具创新性。 (四)、新教材密切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更具时代性。三、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解决办法 (一)困惑 教材方面:1、新教材打破了原教材编排顺序及结构,增加了阅读材料和综合探究的课题,有了梯度,不好把握。(新教材第三章)2、教材过简,重难点不好处理。 教法方面:教师往往“穿新鞋走老路”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压制了学生学习的天性,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评价方面: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评价方式单一。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第三节 水资源 综合探究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二)解决困惑的办法: 1、加强学习新课标的相关知识。 2、重视活动性课文的安排。(案例1) 3、教法转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