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46358

(新课标)人教版政治必修3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学案+试卷(3份)

日期:2024-05-1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30512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博大,试卷,学案,课件,中华文化,深的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学 习 任 务 核 心 素 养 1.描述与分类:区分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区分文化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区分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 2.解释与论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特有的包容性。 3.预测与选择:发挥中华文化的作用,促进中华文化包容发展。 4.辨析与评价:包容性是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唯一原因。 1.政治认同: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2.科学精神:能够正确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3.公共参与:让学生积极投身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之中,成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文学艺术 (1)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特点: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3)作用: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2.科学技术 (1)地位: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 (3)作用:体现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成因 (1)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2)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2.区域文化间关系: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判一判]  (1)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  ) (2)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趋同。(  ) (3)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  ) (4)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 (5)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 提示:(1)× (2)× (3)× (4)√ (5)×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中华各民族文化 (1)地位: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 (2)关系: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且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包容性 (1)内容 ①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力量之源。 [连一连]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创设情景] 材料一 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说,二人转“好像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既优美,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二人转”从白山黑水的东北黑土地上热热闹闹地一直走到今天,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材料二 荆楚文化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材料三 少数民族的歌舞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我国各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创造了大量千姿百态、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 [探究任务] 1.(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东北二人转”文化和荆楚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 提示:(1)①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②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2.(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上述材料中的三种文化间的关系如何? 提示:①都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③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