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55764

2.3《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201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 cover
《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3、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模型演示、分析交流典型物质的化学变化和性质,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知道分子可分,认识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初步形成分子的概念。 2.会用文字表达式描述化学反应。 3.能根据概念对化学变化和物质性质进行分类,初步形成分类的思想。 学情分析: 在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时,学生已经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微粒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么,当条件改变时,水分子是否仍然不变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本节课仍以水为载体,从新的角度带领学生认识水分子的变化。应该说,在还未上课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已经存在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课的内容。在该单元中,前两节课学生已经能够站在化学科学的角度上认识物理变化中的水分子和大自然、家庭生活中的水这种物质。对于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物质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本节教材以水为载体,从改变条件来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认识水的分解与合成,激发学生对自然物质的组成及变化本质进行探究的欲望,形成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科学世界观,这也是《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要求。教材始终以水的分解和合成两个客观事实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变化的本质、反应类型、文字表达式以及给物质的性质分类等多个知识体系。知识涵盖面广,条理清晰,可以说教材安排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的一般思路。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活动 标题 活动 目标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温旧知 了解学情 请同学们吸取一滴水滴在手心上抹匀, 1.描述这滴水的微观构成? 2.从微观的角度描述水从手中消失的过程。 3.运动到空气中的水分子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的某天又出现在你面前,为什么? 回答问题 观察学生的反应情况 创设情境 提出质疑,激发探究 和水一样,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上节课,我们跟随水分子的运动,知道了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不变,只是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如何变化的? 认真听讲 展示目标 了解学什么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认真阅读 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 一、 探化学变化的实质———电解水 (识宏观变化) 从宏观角度认识水通电后的变化,达成目标1的一部分 给水提供热能或太阳能,水可以变成水蒸气,如果给水提供电能,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出示水电解器,简单介绍,打开电源,使用希沃授课助手同步演示。 根据实验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什么?说出你猜想的依据和验证猜想的方法(提供氢气、氧气、水蒸气的化学性质)。 师生协作完成实验 学生描述现象:电源两极产生气泡,且正极产生气泡的速率比负极慢。正极产生的气体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思考并提出问题 结合水分子的结构说出猜想及依据,根据ppt提示,说出气体的验证方法 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听取学生的描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观察、描述、分析等情 况 根据学生的表述适时的进行引导和评价 口头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论 (寻表示方法) 会用文字表达式描述化学反应,达成目标2 该实验说明水通电后生成了两种新物质,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 请用一句话描述这个化学反应。 除了语言描述,我们还可以用文字表达式简单的表示这一化学反应,展示文字表达式。 箭头读“生成”,加号读作“和”,反应所需的条件写在箭头上方,带领学生读。 象这样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