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城市的合理规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结合实例,了解合理规划城市的主要内容。认识城市的分布与相互之间的联系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利用学校所在地城镇规划图,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城市的分布与相互之间的联系所具有的各种内在的规律。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自制图表、多媒体教室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城市规划 ——— 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 一、城市的布局形式 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时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如城市用地是集中布置还是分散布置、组合的形式和规模等,都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内各功能区的用地状况。 城市的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 基本形态 分布 原因 集中紧凑式 只要有条件的中小城市、有些大城市 可集中布置各项用地,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投资。 分散疏松式 有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 二、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一个城市是否能最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各项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是否得到妥善、合理的处理,也就是对城市用地进行合理的功能组织。 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这里重点分析在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应当注意的三个方面: (一)要有便利的交通 1、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以降低成本。(如教材38页图2.16) 因为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备与原材料,这些物质的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钢铁、水泥等工业生产运输费用可能占到生产成本的15%到40%。 2、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在工业区有不同类型的工业时,要使有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或妇女劳动力多的工业,接近生活居住区;而劳动力少、占地大的工业,可以距居住区远一些。 (二)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基本没有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 ——— 可以布置在城内的居民区内。如小型食品、轻纺、服装、印刷、精密仪表等。 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或者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 ——— 应当尽可能的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教材39页图2.17)。如钢铁联合企业、石化企业、煤气、木材加工和砖瓦石灰等企业。其中可能污染空气和水体的工业应当布置在城市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可参照高中地理下册教材23页图5.27)。 (三)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教材39页图2.17)上海石油化工区的防护带、(教材39页图2.18)湖北蒲圻利用水面(河流)作防护带。 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常要求隔开一定距离,称为卫生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卫生防护带中,一般可配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如消防车库、仓库、停车场、市政工程建筑物,而体育、学校、儿童机构和医院等,就不应布置在防护带内。防护带内可种植对有害废气有抵抗能力的树种,最好是能够吸收污染物的树种。 (四)留有发展余地 因为在实际中,城市的建设发展总有一些预见不到的变化,所以在功能组织上需要留有余地,或者说要有足够的“弹性”。 三、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设计部门一般要多做几个不同的规划方案,加以综合分析。例如:衡水镇用地布局备选方案(教材40页图2.19) 1、基本情况:河北衡水东部为旧城及河流,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