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6028

高二地理[上学期]

日期:2024-06-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3353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二,地理,学期
  • cover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2004-2005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地 理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闭卷 选择题)和第二部分(开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前半小时闭卷完成第一部分。半小时后监考教师收第一部分答卷,同时发放第二部分试卷。第二部分开卷完成,时间为1小时,考生可以看地理书和地理图册,其他资料不得带入考场。 第一部分 闭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注意:闭卷试题共40小题,全部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答案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选项 夜间我们仰望晴空,可以看到点点繁星,它们大多数是: A、恒星 B、星云 C、流星 D、行星 下列天体中,质量最大的是: A、卫星 B、太阳 C、彗星 D、行星 人们通常能看到的太阳明亮的圆盘是太阳大气层的: A、日冕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太阳风 类地行星与类木行星相比具有: A、较大的质量 B、较大的日地距离 C、较大的体积 D、较大的密度 九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A、地球 B、水星 C、金星 D、天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 A、水星轨道与金星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C、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D、冥王星轨道之外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黑子和耀斑分别位于: A、色球层和光球层 B、色球层和日冕层 C、光球层和日冕层 D、光球层和色球层 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更替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四季更替 D、夏季洪水现象的发生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A、一个朔望月 B、365天5小时48分46秒 C、一个恒星日 D、24小时50分 由于地球的自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向: A、西偏 B、东偏 C、右偏 D、左偏 下列属于北半球的偏转状况的是: 目前黄赤交角为: A、66°34’ B、23°26’ C、29°53’ D、0° 3月21日是北半球的: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下列时段,上海昼渐短的是: A、3月—4月 B、4月—5月 C、7月—8月 D、12月—1月 今天及今后一段时间,极昼现象出现的地区状况是: A、在北极附近有极昼,范围正向北极点缩小 B、在北极附近有极昼,范围正向北极圈扩大 C、在南极附近有极昼,范围正向南极点缩小 D、在南极附近有极昼,范围正向南极圈扩大 上海(31°N)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日期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6月22日这一天,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分别为16、14、12、10小时,则四地中,所处纬度最低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列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 A、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B、连续的规则的圈层 C、不连续的规则圈层 D、不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关于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横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B、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传播,且速度较横波慢 C、在莫霍面,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D、古登堡面向下,横波完全消失 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地幔上部存在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 B、地壳由各种岩石组成,所以地壳圈就是岩石圈 C、地壳的上层是硅镁层,它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 D、全球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 长石、石英、云母集合成的岩石是: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 花岗岩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A、大理岩 B、砂岩 C、玄武岩 D、片麻岩 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它一般存在于: A、岩浆岩中 B、沉积岩中 C、变质岩中 D、花岗岩中 当一次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