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361302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第4课 美术作品中的比例 冀教版

日期:2025-10-19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96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课,美术作品
  • cover
美术中的比例 教材分析: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是冀美版教材第11课,属于“设计、运用”领域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美术中比例的知识概念,还非常注意学生自主探究与反思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从美学、建筑、绘画作品等艺术作品中分析、认识黄金分割比,学习巧妙地运用比例,使学生用简单的美术常识,感受到黄金分割比的奇妙,明确比例是造型艺术中重要的形式美法则之一,并能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热爱美好的生活。 学情分析: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通过多年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空间知觉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大多数学生知道比例来源于数学,并能通过观察美术作品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中的美感,适时地补充一些比例知识,会使他们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奥妙,必然能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同时享受创作过程中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了解黄金比例的基本知识,能够有意识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2、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利用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物品。 教学难点: 创作具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让学生从艺术作品中分析、集训比例这一知识,并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作,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视频 学具: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思维起步 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个小小的游戏,老师只要测量出同学的头部就能知道你们的身高,你们相信吗? (师:)10岁以上的儿童,头部的长度是身体的7份之一,只要测出头的长乘以7就是同学们的身高。是不是很神奇,这就是生活中的比例。 今天我们就将来学习美术中的比例。 2、揭题 美术中的比例 探究分享,思维发展 什么是比例? 比例:最早出现在数学中,一般长度与长度、面积与面积的比率。如长的与短的、大的与小的等都形成比例。 美术中的比例? 美术中的比例通俗的来说就是多少,大小、疏密、高低的关系。 师:我们生活中的物品正是有了这样的比例,使我们身边的物品显得更加美观悦目。 (评析:层层引入,通过试验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比例的用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美术作品中的长度对比进行分析。 3、分析《溪山行旅图》 画上画了什么? 师:既然是行旅图,画面肯定有旅行者,能不能看到,在什么地方? 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师: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山、树、马、人,运用数学计量单位进行排列形成一个比例,丈山、尺树、寸马,豆人。 这样对比有什么作用 师小结:《溪山行旅图》,它是中国山水画的典范。虽然画中的比例没有数学中的那样精确,但是大小的对比,使人顿感山之雄伟,正是有了这种源于人们意念中的比例关系,我们才能在尺幅之间收录雄奇的自然景观。 (评析: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结合图片,让学生对比例有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体现艺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师:数学中,除了我们常见的比例外,还有一个让世人都为之惊叹的比例,最早发现这个比例的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后来美学家柏拉图赋予它一个神奇的名字“黄金分割比。” 欣赏图片,达.芬奇的《维鲁威斯的人》你发现了什么? 人在站立和伸展四肢时,有什么比例关系? 生:在圆上 手臂的长短等于人的身高。 人体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比例关系? 生:对称 2、介绍什么是“黄金分割比”。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其比值约等于0.618。 师:比例无处不在,大到建筑,小到生活中的桌椅板凳。 3、下面,我们从建筑上了解黄金分割。 师:你们知道《巴黎圣母院》吗?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