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64000

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14162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课件网) 部编版 七年级上 (穿井得一人) 《寓言四则》 新课导入 同学们,寓言这种文学体裁有什么特点? 简短的故事,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今天,我们来学习《穿井得一人》这篇寓言,看看这则中国古代的寓言讲了什么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吕贤》,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文学常识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道家的代表作。 文学常识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溉( )    汲( )   2、学生齐读,读准节奏。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gài jí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3、视频朗读,注意停顿 4、自由朗读,读出层次 第一层(第①②句):叙述宋国丁姓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第二层(第③④句):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传到国君那里。 第三层(第⑤⑥句):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5、重点字词识记 (1)家无井而出溉汲( ) (2)家无井而出溉汲( ) (3)及其家穿井( ) (4)国人道之( )( ) (5)闻之于宋君( ) (6)有闻而传之者( ) (7)丁氏对曰( ) (8)非得一人于井中( ) (9)问之于丁氏( )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浇灌、灌溉 从井里取水 待,等到 全国 讲述 · · · · · · · · · · 听到,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听说这件事 应答,回答 在 向 6、请大家结合文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因此常有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问明情况,丁家人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一)丁氏“歧义” 1、丁氏“吾穿井得一人”,这句话怎样翻译? “得”字应该怎样理解?究竟是“得到”还是“节省”? 丁氏说的话,其实是要表达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但是,丁氏的话很容易让人理解成“得到一个人”。 丁氏的话中,关键是多义词“人”,可以理解为人,也可以理解为劳动力。产生了歧义,结果被别人误解。 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2、从丁氏的话,我们得到什么教训(启示)? a、讲话时,尽量少用多义词,把意思说清楚。 b、在和别人交流过程中,我们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明白。 c、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二)“以讹传讹”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传之者”及“国人道之”? 传之者把丁氏的话理解成:丁家打井得到(发现、打出)了一个人。传之者把听到的话,到处传播。这样,越传越远,一直传到了国都。居住在国都中的人,应该是素质很高的人,不应该都来谈论这件事。但是,这些人非常喜欢打听和传播稀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