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传承科研精神 铸就辉煌人生 领先 世界 落后 西方 迅猛 发展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01.科技之因 02.科技之果 03.科技之力 04.科技之思 本课框架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PART 01 科技之因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有这样一个人,被西方称为“先知阿拉送给中国人的礼物” 中学时,他受孙中山先生影响, 立志学铁道工程,给中国造铁路,遂即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大学时,在校园里目睹着天空中狂轰滥炸的日本飞机,他选择:留美,改学航空工程。 研究生毕业后,他认识到航空工程师基本上是经验,少有理论指导。如果能掌握航空理论,并以此来指导航空工程,必能事半功倍,他选择:从事航空理论方面的研究。 他很快成长为航空理论方面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1949年提出的火箭客机的设想早已变为现实中的航天飞机;他早年的论著《物理力学讲义》为现代的纳米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在导师指导下的一系列学术成果为美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国战胜轴心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这时候,他还是身在美国…… 当钱学森获知新中国即将诞生时,他坚决要求回国。 1950年,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政府百般阻挠,使他的回国历程长达5年,历经磨难,这其中包括坐牢、受监禁,还要经常接受美国政府的审讯。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提前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战俘作为交换,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 从自主研制的第一代中近程导弹东风-2号的研制发射, 到第一次“两弹结合”试验成功;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到第一艘载人飞船“曙光号”的设计, 为此,钱学森动用中国科学院的力量,在力学研究所成立了爆炸组,由钱学森的学生郑哲敏担任组长。 在郑哲敏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和其他研究人员通力配合,爆炸成型研究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由于种种原因,多数研究人员不符合政审要求,但他们要做的又是火箭发动机最精密最重要的部件,于是钱学森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与爆炸组合作的首都机械厂隶属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位于北京东高地附近。郑哲敏和他的团队在工厂门口的一个车间开展工作,不断地纠正工厂在制造中所犯错误。最终在1960年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研发成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郑哲敏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合作探究一 结合课本知识及钱学森经历,分析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 1、外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内部: (1)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 (2)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3)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 (4)广大科技人员和归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其科研精神,如:爱国奉献、求真务实、吃苦耐劳、淡泊名利、勇于创新等 (5)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PART 02 科技之果 是屠呦呦及其团队多年攻坚的结果 是其以身试药得到的结果 50年的努力 2000多个药方的排查 640万字的药方集 190次的失败 最终将疟疾人数下降38% 全球48个国家 疟疾发生率与死亡率下降50% 青蒿素治愈2亿多人 挽救数百万生命 这被称为来自“东方的神药” 2019年初,由BBC发起的“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中,荣获“20世纪最伟大的四位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