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74298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 13.1 从闪电谈起 课件(16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5236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九年级,物理,13.1,闪电,谈起,课件
  • cover
课件16张PPT。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上册13.1 从闪电谈起 带电的物体也叫做“ ”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带电体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摩擦过的塑料直尺、塑料外壳笔能够吸引纸屑等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归纳和结论:一、电是什么利用身边器材完成活动1并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核外电子原子核摩擦为什么能使物体带电呢?原子结构图:如右图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并定义: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荷(+);经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荷(-)。正负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当两物体摩擦时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摩擦起电 的条件 注意: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不同物质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摩擦起电的结果: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不同的两种物质摩擦)2.摩擦的物体与外界绝缘.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的两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接触起电: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感应起电: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异种电荷。物体带电的方法: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活动2: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用图13-4(a)(b)(c)所示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发生怎样的现象写在课本上。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带电体所带的电越多,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大。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的结构:如右图 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 验电器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但不知道其电性。验电器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活动3: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 摇动起电机手柄,当转速逐渐增大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现象:两球间发生火花放电。什么是放电现象 正电荷与负电荷相互接近并放出电的现象叫做放电现象。闪电是怎样产生的呢? 云的移动,会和空气摩擦,云层间也会摩擦,都会产生且累积大量的电荷。 闪电就是电荷从云层移动到地面或者从云层移动到另一云层的结果。 实验表明,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尖端放电。 1、电现象的应用: 2、电现象的防护:四、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原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静电喷涂、静电除尘、静电植绒、静电复印 闪电--避雷针  油罐车拖上链条尾巴 避雷针 避雷针的原理: 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避免雷击的一种设施。当带电的雷雨云接近建筑物时,由于静电感应,金属棒出现与云层相反的电荷。通过尖端放电,这些电荷不断的向大气释放,中和空气中的电荷,达到避免雷击的目的。 生活中要做好防雷课堂知识小结回顾一、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1)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2)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静电应用:喷涂、复印 静电防护:油罐车拖尾设计、避雷针 13.1 从闪电谈起挑战课堂检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