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25张PPT。复习 第一单元1.1人类认识的宇宙 天体的概念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宇宙探测 宇宙资源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特点 2、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与公转 1、从不同的方向看地球自转 a、? 从北极上空看: b、? 从南极上空看: 2、地球自转的周期: 23小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3、地球自转速度 :15度/小时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其余各地角速度都相等 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同,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1、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角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每日向东推进约1°。 线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平均约30㎞/S黄赤交角 概念: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 由于地球自转倾斜的角度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所以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即黄赤交角也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 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23°26′。太阳直射点的变化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掌握计算昼夜长短的方法及地方时、时区和区时之间的有关换算 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所产生的影响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太阳日24h(360059‘) ———昼夜交替的周期 恒星日23h56?‘4’‘(360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产生原因: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便产生了差异 ,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1.6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五带的划分 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2)秋分~次年春分(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半球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1)春分日~秋分日(夏半年):冬至日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 (3)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有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1)请在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阴影部分是夜间,那么晨昏线ABC属于昏线的是?? ?? 。??? (3)D点的地方时是????? 时,D点白昼长??? ?? 小时。 ??? (4)A、B、C三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昼夜平分的是?????? 。??? (5)假若B点的纬度为70°N,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 (6)A点在B点的??????????? 方向。 (1)在图中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A、B、C、D四点位于近日点的是????????? ,地球公转较快的是?????????? 。??? (3)将不同时段填写在下列各种地理现象后面空格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