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76879

20《创造宣言》优秀实用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268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创造宣言,优秀,实用,教学设计
  • cover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涡阳第八中学:臧文清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4、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逐步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学习难点 驳论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带来丰收的成果,带来奋斗的喜悦,带来生存的信念。泰戈尔曾经说:“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谁忽视了人生中的创造,无疑也是对人生的懈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从此敢于创造,勇于创造。 二、作家作品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曾用名“知行”。通过不断的实践,他认为“行”在先,“知”在后,于是于1934年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他是“万世师表”, 陶行知名言: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三、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崇(chónɡ)拜 中(zhònɡ)伤 遁(dùn)词 鲁钝(dùn) 玄奘(zànɡ) 懦(nuò) 夫 樵(qiáo)夫 豢(huàn)养 陡(dǒu)然 烟囱(cōnɡ) (2)词语释义: 中伤: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 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遁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道统: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投,投奔。 鲁钝:愚笨,不敏锐。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懦夫:软弱无所作为的人。 豢养:喂养。 四、文题解读 文题的意思是:对创造的宣告,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坚定信念。题目虽为“创造宣言”,但不是讲一般的创造,其话题范围是教育问题,是在教育育人这个领域里讲创造。 五、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给你的最大感觉是什么? 明确: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和引用了很多经典的名言。 2. 文章中的材料涉及哪些方面? 明确: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图画、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领域。 3.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 明确:五种借口:①环境太平凡;②生活太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4.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明确:作者以古今中外典型事例为事实论据,以名人名言为道理论据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5.作者列举的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共同点是:缺乏自信。 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能力,但由于缺乏自信,许多人常常不敢正视创造或者以各种理由拒绝创造,以致与许多次创造的机会擦肩而过,甚至成了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