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37698

6.1聚落的形成[下学期]

日期:2025-05-0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99253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聚落,形成,学期
  • cover
课件33张PPT。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1聚落的形成极地地区的冰屋草原地区的蒙古包黄土高原的窑洞思考: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分类? 3.乡村与城市的差别?1、聚落的概念: 2、聚落的分类 3、乡村与城市的差别1.乡村的形成过程 人类为了生存,必定希望互助和共同生活,由此构成聚居。穴 居避风躲雨,御寒免晒,逃避野兽逐水草而居渔猎生活乡村聚落耕作业与畜牧业分工一、乡村的形成一、乡村的形成 1、乡村的形成过程 2、乡村形成的条件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起源) 农业生产水平的逐渐提高我 国 的 民 居北京四合院蒙古包傣族竹楼吊脚楼黄土高原的窑洞碉房 碉房以片石、石块为主要建筑材料,辅以园木、木板 修建而成。这种住房一般为三至四层的楼房,形似古碉, 故称碉房或碉楼。其中有以片石、石块砌筑外墙,以圆木 隔楼层,以木板分间隔的;也有以片石、石块筑外墙和间 隔内墙,用圆木隔楼层的。这种建筑主要分布在康东、康 南地区,使用居民主要为藏族,杂居或散居于这一地区的 其它民族,如丹巴羌族、回族也使用这种建筑。 1.城市出现必备的条件A、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种植农作物饲养动物农业的剩余产品农业产品交换B、劳动的分工固定交换场所演变为城市二、城市的起源手工业和农业分离2.形成时间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二、城市的起源A、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B、劳动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⒊世界第一批城市出现的地区1.城市出现必备的条件2.形成时间聚 落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_____的总称。 聚居地分类乡村:以_____和_____为主,规模_____。 城市:以_____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_____。农业活动农业人口较小非农业较大形 成乡村的形成城市的起源历史条件:社会的_____大分工 发展过程:_____--_____--_____ 成因:与_____关系密切,可以从_____的形态上反映第一聚居分散的乡村聚落固定的乡村聚落地理环境村落时间:公元前5 000至公元前3 500年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_____ _____促进了城市的出现劳动分工分布早期城市:多诞生在河流的_____中下游平原上形成条件肥沃的_____ 便利的_____条件土壤灌溉主要分布地区:_____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村 落中小城市大城市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聚落,不单包括房屋建筑,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即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总之,聚落就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思考:方家庄是个七家人的小村庄,顺德有大约100多万人,而上海有1000多万人,它们都是聚落吗?思考:你家的住房是否属于聚落的一部分?学校的教室呢?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乡村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聚居分散的乡村聚落固定的乡村聚落(定居地)人类社会第 一次大分工农业生产水 平逐渐提高地理 环境圆形、多边形带状村落逐水草而居集 村散 村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乡村集市城市剩余产品 商品生产优越地理环境 大河冲积平原优越地理环境 大河冲积平原呈多边形的村落圆聚状村落呈带状的村落呈条带状的村落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世界最早出现的城市多数在大河的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冲积平原上(原因:中低纬度光热条件好,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耕业发达)玛雅文明古埃及殷 墟中国最早的城市遗———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1世纪~前17世纪,一般分为四期。 在遗址中发现有宫殿基址和墓葬及铸铜、制陶、制骨 、制玉等手工作坊遗迹。其中 1 号宫殿基址平面为方形,占地1 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面阔 8间、进深3间、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