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理解诗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示儿》。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4.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自主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5.联系背景,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教材注释,正确理解古诗大意,通过重点诗句和字词的感悟,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一首首爱国诗人谱写的乐章,这不仅仅是文学财富,更是不朽的精神!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写的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饱经风霜、悲愤交集的诗人即将离开人世,他在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了一份遗嘱,是怎样的一份遗嘱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 出示课题:示儿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1.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创作的诗歌很多,内容极为丰富。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代表诗作有《示儿》《游山西村》《卜算子·咏梅》等。司马迁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2.了解背景: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陆游的一生,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三.朗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古诗。 2.大声朗读古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生朗读古诗。 4.识字解词: (1)指名认读生字“乃、熏、亥、示、 擞”并组词。 (2)学习多音字“降、重”。 (3)出示生字:“祭、乃 、熏 、杭 、亥 、恃 、哀、拘 ”。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分析生字并指导书写。 (6)给生字归类。 (7)谜语识字:祭(察无头);熏(千里黑) (8)“祭”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 甲骨文“祭”的左边表示滴血的肉,右边表示用手抓取,左右放在一起表示手持鲜肉,进行祭祀。 (9)注意“喑”的读音,不要读成“ān”;“祭”的左上角不能少一点;“熏”的中间是两点,不能写成“横”;“擞”中下的“女”横不露头。 5.识字游戏,摘苹果游戏(个别读 分组赛读 男女赛读) 6.理解词语:九州 汴州 天公 万马齐喑 四.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思考: (1)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2)这首古诗讲述了什么内容? (3)从古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朗读指导,给古诗划分节奏。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朗读七言古诗时,一般每句的节奏划分是二/二/三。 这首诗写出了陆游临终时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嘱托。朗读时语速宜慢,语调低沉,前两句要读出无奈与遗憾,后两句要读得语重心长。 个别读,男女接读,小组赛读。 五.精读诗歌,理解诗意。 1.解题。 示儿:“示”是什么意思? “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 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 2.诗意解读。 (1)“死去元知万事空”中“元”同“原”,本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