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84725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 随堂检测第十二章 第3节 波长、频率和波速 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2909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3节,版含,Word,波速,频率
  • cover
[随堂检测]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无关 B.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C.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速和波长都要改变 D.机械波传播过程中两个质点的振动情况总相同,则两质点平衡位置的距离为波长 解析:选BC.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振幅有关,而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A错,B对;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频率不变,但波速发生变化,因此波长也发生变化,C对;两个质点振动情况总相同,两者距离为波长的整数倍,D错. 2.位于介质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如图所示.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  ) A.f1=2f2,v1=v2    B.f1=f2,v1=0.5v2 C.f1=f2,v1=2v2 D.f1=0.5f2,v1=v2 解析:选C.频率只取决于波源,由于波源相同,则f1=f2;由公式v=λf得===,所以v1=2v2.故C正确. 3.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t1=0和t2=0.5 s(T>0.5 s)时的波形,能正确反映t3=7.5 s时波形的是下图中的(  ) 解析:选D.T>0.5 s且沿x轴正向传播,Δt=t2-t1=,T=2 s,t3=7.5 s=3T,故t3=7.5 s时波形应为D,D正确. 4.(2018·高考全国卷Ⅰ)一列简谐横波在t= s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求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解析:(1)由图(a)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 λ=36 cm ① 由图(b)可以看出,周期为 T=2 s② 波速为v==18 cm/s③ 由图(b)知,当t= s时,Q点向上运动,结合图(a)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设质点P、Q平衡位置的x坐标分别为xP、xQ.由图(a)知,x=0处y=-=Asin(-30°),因此xP=λ=3 cm④ 由图(b)知,在t=0时Q点处于平衡位置,经Δt= s,其振动状态向x轴负方向传播至P点处,由此及③式有 xQ-xP=vΔt=6 cm ⑤ 由④⑤式得,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为 xQ=9 cm.⑥ 答案:见解析 [课时作业] [学生用书P101(单独成册)]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表示产生机械波的波源O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的圆表示波峰.观察到波的频率最低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解析:选B.波源的左边波长较短,说明波源正向左运动,因此A处的观察者观察到的频率偏高,B处的观察者观察到的频率偏低. 2.位于原点的波源在t=0开始沿y轴做简谐运动,它激起的横波沿x轴传播,当t=0.15 s时,波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波恰好传到P点,则(  ) A.该波源的频率是0.2 Hz B.波长是0.4 m C.P点将向下运动 D.P点将向右运动 解析:选B.由题意和图象可知t=T,0.3 m=λ,又t=0.15 s,故T=0.2 s,f==5 Hz,λ=0.4 m,0.15 s时刻P在下坡上,故向上振动,B正确. 3.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 A.频率是30 Hz     B.波长是3 m C.波速是1 m/s D.周期是0.1 s 解析:选C.由题意知甲、乙两小木块间的距离x=3 m=λ,故波长λ=2 m.又知两小木块都是每分钟振动30次,故周期T=2 s,频率f=0.5 Hz,则波速v==1 m/s.故选项C正确. 4.一列波源在x=0处的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0.02 s,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x=12 cm处的质点P恰好开始振动.则(  ) A.质点P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波源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 C.此后一个周期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8 cm D.这列波的波速为400 m/s 解析:选B.根据质点的振动与波的传播的关系知,质点P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