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说课稿 固镇一中地理组 叶辉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介绍人类经济活动环节中的分配与消费活动,人们就是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最经常的经济活动,使不同地域间的人与人、人与物及信息发生联系。本节是交通运输网最关键的环节。 2.知识结构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是新大纲的一种新提法,它把以前放在部门经济地理中的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内容,作为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来理解,并归为一类,设立了“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这样一个单元。 3.教学目标 ⑴.了解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 ⑵.学会分析并掌握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 ⑶.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网中的点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崇高热情。 4.教学重点 ⑴.如何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的点的区位因素。 ⑵.根据所给案例掌握分析类似地理事物的方法。 5.教学难点 以上海港为例,分析港口形成的条件及区位因素。 二、 说教法 1. 采用读图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并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手段:利用PPT将教材表态信息加工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如上海港的位置、上海港的腹地、汽车站及机场建设条件等生动直观的画面给学生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攻破难点打下基础。 三、 说学生 1.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 2.本班学生的基础较好,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适当增强难度,增强挑战性。 四、说学法 1.依据目标课前预习,把握重点。 2.利用幻灯片化抽象为具体,人人参与的活动,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3.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容易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由“什么是交通运输网?”的问题导入,既复习了知识,又引出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概念。 2.授课设计: 通过画面形象地展示点的类型:港口、车站和航空港。 重点分析港口建设,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层层深入的理解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以上海港为例: 问题一:讨论上海港的区位,投影上海港区位图: (1)上海港所处的地理位置如何? (2)上海港所处地区属于哪种地貌? (3)这种地貌对港口建设有什么优缺点? 问题二:讨论上海港港区分布,投影上海港港区分布图 (1)上海港的港区主要分布在何处? (2)这样分布对港口建设有何好处? 问题三:展示“长江流域图”,分析影响上海港建设的经济因素: (1)腹地范围 (2)腹地内的经济状况 (3)腹地内的交通状况 问题四:展示上海东方明珠风景照片,分析上海市对上海港建设的影响 利用多媒体小结本内容,给学生以完整的全局概念。 关于汽车站和航空港的建设: 侧重分析这两个点的区位选择,通过展示幻灯片,结合生活实际,明确懂得汽车站和航空港建设的条件。 3.课堂练习 精心设计体现本课重点的试题,反馈所学知识,以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 六、课后反思 总的来说这堂课备课是十分充分的,学生积极配合。通过幻灯片配合教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