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和实验,发现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有光泽、延展性等共同特点。 2、过收集和整理锅的进化,了解人类的需求促进材料的发展。 3、养学生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金属的共同特性 教学难点:学会收集和整理资料,发现材料的发展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一、探究金属的共同特点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和实验,了解金属的共同特点。 2、在实验中发现不同金属具有各自的特点。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实验:各种金属、榔头、铁墩。 活动二、了解锅的变化 1、通过收集和整理锅的进化,了解人类的需求,促进材料的发展 2、培养学生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课前查阅一些人类以前使用的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记录单。 活动过程: 活动一、探究金属的共同特点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引入:多媒体出示厨房的场景 说一说:厨房里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做的。 讨论与交流:这些金属有没有共同点? 实验:金属的延展性 交流实验的发现 了解金属具有不同的特性 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找找看生活中有哪些金属制品。 对于金属的延展性,学生可能还是比较陌生,可以让学生通过做一做来发现,在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学生在 发现金属具有延展性,同时也会发现不同金属的延展性不同,这里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了解金属除了其共性外,还有各自不同的特性。 活动二、了解锅的变化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交流:你知道人类以前使用过的锅吗? 资料整理: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做一个锅的进化的调查表 交流:从锅的发展变化,能发现什么? 在前一节课时老师要事先布置学生去查阅一些人们以前用的锅。 通过资料的整理,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对食物的要求促进了锅的材料和锅的发展。 锅 的 “进 化” 表 时 代 锅的名称 制作材料 制作材料的特点与特性 解决了人类的哪些需求 从锅的进化我发现: 课件6张PPT。锅的进化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现代的锅……石锅陶釜青铜鼎元代的铁锅不锈钢锅 古人懂得运用火后,从最初的使用石块、石板,到后来人们用易雕制的石料制成“石锅” 。 石锅是用石料雕制而成,锅体比较厚重,厚薄不均匀,传热性能不好,加热时间较长,而且易裂,但使用石锅加热,避免了使食物焦糊,和受到砂石灰尘的污染,解决人类最根本的饥饿问题。石器时代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现代的锅……石锅 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了利用粘土烧制的陶器。陶制炊具主要有:陶釜、陶鼎、陶鬲。据考证在河姆渡出土的“陶釜”是中国最早的锅。 “陶鼎”主要是用来煮肉,把以肉类为主的食物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在底部生火将食物煮熟,成为一锅烩。陶鼎体积庞大,不能移动,只能固定在一地方,不方便随时享用。 “陶鬲” 是炊煮谷物的“饭锅”。陶制品增大了与火的接触面,能更快地把火烧沸和把食物煮熟。 陶器不够结实,传热性能也不好,烹调方式比较单一,但陶制品的使用在满足人们解决饥饿问题的同时向享受美食迈进。陶釜陶鼎陶鬲陶器时代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现代的锅…… 商周时期,出现了烹饪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青铜炊具。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青铜炊具主要有青铜鼎、鬲、釜等。 青铜炊具导热性能更好,加热快,牢固,但比较厚重,在食物口感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这时,青铜器虽盛极一时,但陶器仍在继续发展,且各种陶器品也改良制作成较为小型的器皿,适合一般人使用。 ?青铜器时代青铜鬲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现代的锅……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所知的古代第一大鼎。 公元前1200年,人类开始使用铸铁,从而进入了铁器时代。 秦、汉、魏、晋、南———铁烹早期。这时期铁制炊具已开始用于烹饪,对烹饪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