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9168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第2课时(广东省汕头市)

日期:2024-06-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6215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一节,城市,空间结构,2课时,广东省,汕头市
  • cover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本章规划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环境的产物,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潮流。城市出现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城市的形成又时刻不停地改变着地理环境。城市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本章教材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研究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发展、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 城市是个可以从多角度研究的对象,其中城市的空间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地理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城市的功能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为此,课程标准及教材选择了以下内容: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城市化影响下的地理环境。 本章内容不仅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近年来高考关注的热点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多进行城市问题调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基本技能。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2课时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环境 1课时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课时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从容说课 本节教材内容较多、容量大,主要包括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等内容。 “城市区位分析”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可通过一些实例,如纽约、重庆、武汉等典型城市,重点分析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教材设计了阅读材料和活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读图分析,最后归纳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教学中要使学生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会运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可采用个案分析法,找典型的、具体的城市,说出其有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征。 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几种广为承认的理论,其中以“中心地理论”最为典型,教学中可通过读图、实地调查等方式,理解中心地理论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1.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城市功能分区。 4.中心地服务范围的特点及其商品等级和服务等级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2.中心地理论。 教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补充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 3.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4.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数量与城镇规模的关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学会分析城市分区及其土地利用情况的方法。 2.利用个案分析,归纳城市功能分区划分依据和研究过程。 3.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中心地”理论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明确城市区位选择、城市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结构思想。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城市土地利用,知道了城市中的各种经济活动需要占有或者利用一定的城市土地,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但是,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城市功能区和空间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