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42张PPT。第14课 新民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4课 新民主义革命的崛起让我们追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思考: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结果怎样?能得出怎么样的教训? 人物一 人物二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失败教训: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洪秀全孙中山 “二十一条” 日本参加“一战”,于1914年秋派兵侵入中国山东,取代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位。又以支持袁世凯做皇帝为条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袁世凯接受了“五九国耻” “二十一条”的其他全部要求。这就是。“二十一条”实际上是要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材料1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一)一、五四风雷: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材料3 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华贸易额从1913年0.35亿海关两白银增至1919年的1.08亿海关两白银;同期,英国、法国、德国等对华贸易额有较大下降。材料2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中国政府作为战胜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 “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等要求。美英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中国正义要求。材料4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直接原因) 。请问:(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中国的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道理? 中国在当时还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是弱国。弱国无外交问题探究1: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通过阅读材料1、2、3、4,概括中国“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形势: (1)“一战”期间,美、日加紧对华侵略,尤其是日本,激起中国人民反帝高涨; (2)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3)导火线:1919.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二) 材料1:1914年,中国陆军45万多人;1918年则为85万多人;1919年为137万多人。 材料2:1912--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花税增加了六倍。 材料3: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 思考: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分析“一战”期间北洋军阀政府的内、外统治情况。 对内:扩充北洋军,割据混战不断,社会动荡;经济上加重对人民的剥削。 对外:大借外债;出卖国家主权 。 总之,政治上,北洋军阀的统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1:1912--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达1.5亿元;新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76家。这些数字都大大超过了民国前的水平。 材料2:辛亥革命前,中国工人有50 —60万人;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达200万人,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则增至1200万人。1912--1919年的七年间,工人罢工130余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三) 思考: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分析一战期间我国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上: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阶级上: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自发斗争。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四)材料1: 材料2: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导路”。 ———《中国通史》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国际背景①日、美加紧侵华,尤其是日本反帝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国内背景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