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98368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三)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270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
  • cover
《分数除法(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过程与方法 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课外活动么? 生:喜欢! 师: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课外活动呢? 生:踢毽子、跳绳、跑步、踢足球…… 师:你们的课外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在课外活动中也能发生数学故事那,今天就让我们这节课进行一次快乐的数学活动好么? 生:好! 师:在活动之前我们先热热身,让老师看看你们预习的怎么样? 1、 判断谁是整体“1”,说出个数量关系。 (1)书的价钱是钢笔价钱的。(钢笔的价钱是整体“1”,等量关系式是:钢笔的价钱 ×=书的价钱) (2)一种书包打九折出售。(原价是整体“1”,等量关系式是:原价×=现价) 2、解方程:(生部分略) 8x= x=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很棒,今天我们一起就来探索分数除法(三)。(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三)) 新课学习 1、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看这些同学多开心啊!从画面中,你们能获得那些数学信息? 生:跳绳的有6人,打篮球的有4人,踢毽子的有3人,踢足球的有6人。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这些数量关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再作补充。 师:跳绳的人数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根据情境图提供的数学信息,同学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是多少人? 解决问题 得出探究题目: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 ,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师:要求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预设: 是6个人,那么就是3个人,所以操场上共有3×9=27(人)。 (1)学生自主探究 师出示探究指导: 独立思考我能行:(3分钟) l??????????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我们提供的哪些条件? l??????????找到整体“1”,等量关系是什么? l??????????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合作交流我最棒:(2分钟) l??????????做完后与同座交流列式的根据是什么? ? ? (2)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解决这道题的? 生1:我根据探究指导的提示知道:要想解决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就要知道跳绳的有6人和跳绳的人数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这两个条件,操场总人数是整体“1”,我根据参加活动总人数×=跳绳的人数这个等式,用方程: 解:设操场上参加活动得一共有ⅹ人。 x=6 x=6÷ x=27 答:操场上参加活动的一共有27人。 师: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同学起立,你们依据的是什么呢? 生:我们依据的是在分数乘法里面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是学习数学是很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还有几个同学没有起立,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还可以根据参加活动总人数×=跳绳的人数这个等量关系式,变换一下为:跳绳的人数÷=参加活动总人数,可直接用除法计算:6 ÷ =27(人)。 师:嗯,这种方法非常正确,可是让我们解释起来却很难,现在你能把它用线段图来表示出来么?我们试一试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画的非常正确,你们观察线段图: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提倡用方程来解决。 三、 结论总结 师:刚才老师参与到了大家的交流,发现同学们掌握得还真不错,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