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01220

(新教材)鲁教版地理必修1 第二单元 单元活动 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课件+练习)

日期:2024-05-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100183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课件,考察,野外,自然地理,学会
    单元活动 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野外考察的步骤。 2.能设计地理野外考察的方案。 3.会设计并撰写一次地理野外考察报告。 4.通过野外考察的模拟或实施,提升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1.野外考察的目的 (1)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2)训练地理综合思维。 (3)培养协作精神。 2.野外考察的一般步骤 (1)选定考察地点 ①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典型;②交通便利;③环境安全。 (2)搜集相关文献资料 包括地方志、地形图、气候统计资料、植被、土壤、水系等资料,以及卫星影像、照片等。 (3)规划考察路线,选取观察点位 ①选线原则:便捷、安全、自然地理现象具有典型性。 ②应用网络电子地图,进行模拟考察。 ③最后确定考察路线。 (4)确定考察时间 ①考察时间的确定,要坚持“安全第一,易于考察”的原则。 ②我国中东部区域,深秋或初冬时节比较合适;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夏季或者初秋最佳。 (5)准备考察装备 ①定位装备:地形图、罗盘、卫星定位仪等; ②考察工具:挖掘土壤的小铲,考察岩石用的地质锤等; ③记录工具:相机、笔记本等; ④智能手机:既能协助考察,还能打电话求助。 (6)野外实地考察 ①详细记录各种信息,如时间、地点、经纬度、海拔等基本信息,地形、植被、土壤、气候、地貌等观察要素; ②进行摄影或者录像; ③重点部位需要采样。 (7)总结分析考察成果 撰写考察报告,探讨交流,完善调查成果。 思考 自然地理的考察报告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 考察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内容:①引言,②方法,③数据与结果,④结论与建议,⑤参考文献。 探究点 野外考察方案设计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设计一次河流地貌的野外考察活动。 【考察目的】 通过河流地貌的考察活动,提高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考察设计】 1.选定考察地方:学校附近的小流域。 2.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流域等高线地形图,气候统计资料、水系、地貌、植被等相关资料。 3.规划考察路线: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的路线,设计出沿河行走的考察线路。 4.选取观察点位:不同的河段,水的流速差异很大,形成的地貌形态差异也很大,在等高线图中,有针对性的选取河流源头、上游峡谷、中下游平坦地区、干支流交汇处、平直河道、弯曲河道等不同特征的地点作为考察对象,鉴于小范围内不是完整的流域范围,河流入海口或者入湖口的三角洲地貌就不能考察了。具体点位见图中的A~G,原则是多元化、全面化,有限的考察机会要得到最大的考察成果。 5.确定考察时间:选取气候条件适宜的初秋。 6.准备考察装备:地形图,地质锤,小铲,笔记本,照相机、罗盘和智能手机,设备放在地质包里便于携带。 7.野外实地考察:沿着河流从山麓向上依次考察,对每个考察点都做好文字记录、素描画、拍照,手机或者相机设置好记录每个观察点的地理经纬度坐标,为返校后写好报告做好准备。岩石、土壤、沉积物可以在每个考察点采样,记录好采样样品的地点、性状等信息。 8.总结分析考察成果:撰写考察报告,完善成果。 主要考察成果如下: A.河漫滩:河流中下游方向,地形平坦,河道两侧淤积了大量泥沙物质,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形成河漫滩草甸。 B.凸岸地貌:水浅,流水慢,泥沙堆积为主,形成边滩。往往会形成农田或聚落。 C.凹岸地貌:冲刷严重,水深,水流急。 D.入湖三角洲:伸入湖水中,低平,水浅,沼泽状。 E.平直河岸:右侧冲刷,左侧泥沙堆积。 上游沉积物:因上游流水速度快,携带能力强,可以携带大颗粒的砾石,沉积物也以大颗粒砾石为主。 F.干支流交汇处:锐角是上游方向,因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聚落多选择此地。 G.峡谷:“V”字形河谷,下蚀为主,壁陡。 各考察点的位置、景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