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02822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日期:2025-04-10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6次 大小:1083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 cover
一、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中世纪:从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5世纪,是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 1、西欧封建国家的兴衰 (1)法兰克王国: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其中,法兰克王国势力最强。 (2)查理曼帝国: ①建立:800年,教皇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 ②分裂:843年(9世纪中期),查理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签订条约,把帝国一分为三,后来发展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 (3)英吉利王国: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建立起一些小国。这些小国互相兼并,9世纪早期,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英国)。 2、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1)背景: 在法兰克王国的扩张过程中,许多破产的农民被迫投靠大封建主, 成为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 形成:国王和大封建主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臣下,形成了封建主之间的封君与封臣关系。西欧封建制度随之形成。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赐封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 主要特点: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基督教会处于垄断地位。 对立阶级:封建主和农奴。 *中古欧洲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欧洲封建等级制度是通过土地的层层分封形成的,各级封主与封臣之间结成主从关系, 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爱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主从关系。(即每个领主只能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二、基督教会盛行西欧 1.教皇国的产生:8世纪中叶,丕平献土 2、基督教在中世纪西欧的统治 (1)政治:教会利用国王的力量扩大了自己的影响,还经常干涉和控制各国的事务。 (教皇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 (2)经济:通过巧取豪夺和接受国王的赐赠,逐渐控制了西欧封建地产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地产上经营庄园,剥削农奴,征收“什一税”。(直接占有大量的地产) (3)思想:基督教是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谁反对基督教神学谁就要受教会打击迫害。 (4)教育和文化:由于当时老百姓和贵族都不识字,教会便垄断了教育和文化。 教士向人们宣读《圣经》,宣传教义,将基督教的影响传到城乡的各个角落。 三、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 1、西欧的封建庄园 庄园的所有者:国王、贵族和教会(即封建主); 庄园的劳动者:农奴。 庄园的结构: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村子组成,包括领主的城堡、教堂、磨坊、农奴的住宅、耕地和公共牧场等。 庄园的特点: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 自身消费。只有个别自己不能生产的必需品如盐或铁,才从外部购买。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1)一些城市通过赎买、起义等方式取得自治权。 (2)城市居民还通过斗争摆脱了农奴身份,成为自由人。 (3)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中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消与领主的隶 属关系,成为自由人。 *中世纪西欧的农村与城市、农奴与市民的差别: (1)政治上:农奴缺乏人身自由,与封建主之间存在封建依附关系。城市市民则享有很大的自由。 (2)经济上:农村庄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城市则商业发达,贸易 繁荣,比较开放。 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1)背景:从11世纪起,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人们开始把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促使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2)代表性城市: 巴黎和伦敦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12世纪时,巴黎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 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对外贸易活跃。 佛罗伦萨以手工业享誉欧洲。 (3)影响: 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和行会的形成。 促进市民阶级的形成。 富裕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