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06386

22、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1091490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教学设计
    22、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备课人: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 3、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4、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2、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重点) 3、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重点) 4、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难点) 学习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你知道孟子的有关故事吗? 《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处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处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子也。”遂居于此。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要有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 ?孟母断织 孟子的母亲仉氏经常督促孟子勤奋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她看见孟子就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孟子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是不分昼夜勤求而得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孟子专心读书,发愤用功,努力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二、【文学常识】 1、走近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后人尊其为“亚圣”。他主张仁政,王道。 2、走近《孟子》 《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3、背景链接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三、【听读朗读】 1、听读课文 2、读准字音 米粟(sù) 3、全班齐诵读课文。 四、【初读感知】 本文提出了什么论点?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 明确:天时、地利、人和。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明确:人和。 五、【读懂文意】 1、结合注释与自己的预习,小组讨论,互相帮助,疏通文意。(温馨提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