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06627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76635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部,18张,课件,航路,新航路,编版
  • cover
课件18张PPT。第15课 探寻新航路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本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手工工场租地农场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的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益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来自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宝石和黄金等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马可·波罗行纪》中说: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既古老神秘,又富庶昌明,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当时,亚洲的商品要先汇聚到地中海地区,再转运欧洲各地,中间要经过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的层层转手,商品到达欧洲后,价格已经涨了8-10倍.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因此,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新相信地球是圆的。有的学者还能大致勾画出地球的自然轮廓。他们断定,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一些人试图环绕地球进行航行。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过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罗盘技术。同时欧洲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载重量增加到600--800吨,可以装载更多的水手、食物和商品。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二、哥伦布“发现”美洲:1.早期新航路开辟的过程1487年,葡萄牙国王派遣迪亚士率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自里斯本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的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国王又派达·伽马率船队从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的航线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此次航行,还带回大量的胡椒、肉桂等香料,还带回大量的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的利润。2、哥伦布发现美洲西班牙是葡萄牙的商业竞争对手。葡萄牙人海上冒险的成功,刺激了西班牙人,后者也想寻求一条通往亚洲的航路。1492年8月,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率领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了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在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他不仅发现了新大陆,还开辟了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1、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哥伦布虽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预想中的财富,但是向西航行寻找亚洲航线的梦想依然激励着欧洲人继续探险。1519年,麦哲伦受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船队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意义: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 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的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场世界市始开成形欧洲和亚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