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07512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放大镜 教科版

日期:2024-05-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3975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放大镜
  • cover
第1课 放大镜 (第1课时 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3.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重点难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出示放大镜,提问:这是什么?你曾经用它观察过什么?用放大镜观察和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交流,指出:今天我们就研究“放大镜”。(板书) 二、探究研讨活动: 1.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有关内容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2.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3.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教师提问:你会用放大镜吗?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学生活动:选择一幅图片或屏幕等,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比比两次看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新的发现? 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交流新发现后,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4.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 (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 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5.什么样的放大镜能放得更大 (1)谈话:什么样的放大镜能放得更大呢? (2)观察验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外形有什么不同。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有何?思考: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3)汇报交流: (4)小结: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 6.学生用无色玻璃球观察物体布料,讨论: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范围有什么变化? 7.讲解:我们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倍数越大的透镜,视野越小;放大倍数越小的透镜,视野越大。 8.自由观察:用高倍放大镜观察身边物体,如自己的指甲、皮肤,书包里的铅笔、钱币、花蕊等,把新发现记录下来进行交流。 三、总结延伸 1.提问: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小资料: 测算放大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