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1808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271954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
    课件43张PPT。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环境:各要素有机的结合成一整体。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降水集中流水作用强烈大气 水文 生物 土壤 地貌 千沟万壑黄土土质疏松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稀疏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在景观上,他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牵一发而动全身干旱内流河为主骆驼、仙人掌 等耐旱动植物, 且数量稀少贫瘠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沙丘等 荒漠景观1、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过度砍伐开垦放牧等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沟壑纵横土壤贫瘠生态恶化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 位置海陆位置1、地域差异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1)从海南三亚到福州、哈尔滨沿途自然景观有何不同? (2)从黑龙江到内蒙古、新疆沿途自然景观又有什么不同?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陆地自然带: 地球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3.世界陆地的自然带的分布(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形成原因:以热量为基础,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举例:由赤道到两极过渡,自然带的更替大致为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森林带苔 原 带冰 原 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热带沙漠请分析产生的原因冷湿河流封冻期长 种类数量多,高大地衣苔藓为主 砖红壤冰沼土———热量高温湿热无封冻期自然带由沿海向内地的更替自然带由低纬到高纬的更替66°34N23°26N0°西岸 中部 东岸 西岸 中部 东岸中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ABC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林带温带落叶阔林带赤道 两极热量右图是我国东部自然带分布略图,分析回答:请注意观察中国内蒙古东部到新疆西部的海陆距离,并分析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降水量 <200mm 200—400mm 400—600mm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为基础)上图是我国北部自然带分布略图,分析回答: ⑴填出自然带名称:A ,B ,C 。 ⑵A→B→C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由 到 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沿海 内陆水分 处于高山地区,在一些高海拔的山区,随着海拔的增加,水热状况、自然景观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规律我们称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珠穆朗玛峰南坡高山草甸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甸带北坡高寒荒漠带高寒荒漠带垂直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决定于山地的海拔高度和纬度位置、基带的海拔高度。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是热带雨林带? 想一想: 为什么荒漠中会有绿洲?鸣沙山和月牙泉2、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非地带性因素 南北半球高纬地带的自然带的分布差异(海陆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差异、绿洲(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获得太阳光热等的差异) 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较高纬延伸;寒流———降温降湿———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天山山脉南北坡的差异123夏季牧场天山北坡夏季牧场分布于森林带之上山地草原荒漠草原1500山地草甸草原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物积雪冰川北 坡南 坡荒漠荒漠草原干旱山地草原山地草原高山草甸积雪冰川20002500300035004000天山南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三)非地带性规律: 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