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26536

1.4 冬眠与迁徙 教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504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冬眠,迁徙,教案
  • cover
《冬眠与迁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冬眠与迁徙》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从生活中大雁迁徙现象作为切入点,说明动物存在迁徙和冬眠现象。通过探究哪些动物会冬眠、迁徙,在探究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得出动物迁徙或冬眠的原因,由此将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建立知识联系,让学生知道动物通过迁徙、冬眠等方式适应季节变化。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生活中大雁迁徙现象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大雁为什么在秋天飞往南方;借助任务卡搜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为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观察动物过冬时的状态,了解它们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知道什么是冬眠;指导学生观察角马等动物在不同季节的行为改变,猜测它们在做什么,知道什么迁徙。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搜集资料了解不迁徙也不冬眠的动物怎样过冬。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通过对比能够获取更加全面地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经验基础和团队意识,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全面性有很大提升,对科学探究能够表现出积极的探究欲望,并能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冬眠与迁徙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学生对冬眠与迁徙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的现象,还不了解动物冬眠与迁徙的原因,以及这些现象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动物通过迁徙、冬眠等方式适应季节变化。 2.知道动物迁徙、冬眠的原因。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解释动物迁徙或冬眠的原因。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 难 点】 探究动物冬眠与迁徙的原因。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动物过冬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等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题《冬眠与迁徙》 2. 谜语“小小姑娘黑又黑,秋天走了春天回。带着一把小剪刀,半天空里飞呀飞。” 教师提问:你能猜出谜底吗?它为什么秋天走了春天回呢? 师生交流讨论。 3.角马迁徙视频。 大麻哈鱼洄游视频。 教师:视频播放的是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板书:迁徙和冬眠。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1.冬天来了,我们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人们为度过冬天采取的措施。 学生看图回答:穿棉衣、戴手套、戴帽子。还会用暖气。 2.动物没有人类过冬的用具,它们怎么过冬呢? 松鼠、青蛙、刺猬图片。 教师提问学生:这些动物是怎样度过冬季的? 学生回答。 3.资料卡。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卡,了解动物冬眠时身体的变化。 冬眠的概念。 教师出示:青蛙、刺猬等动物冬天缩进洞里,蜷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 4.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了解的其他冬眠的动物。 5.学生汇报。 6.其他冬眠动物 教师讲解更多冬眠的动物:蛇一般就在干燥向阳的洞穴、树洞或岩石缝隙中冬眠。在冬眠期,蛇类在会一个布置好的栖身之处成群的蜷缩着身子,把自己盘成盘,头在中间,尾巴在外圈。生活于北方寒冷地区的熊有冬眠现象,熊冬眠的洞穴一般选在向阳的避风山坡或枯树洞内,冬眠时间可持续4~5个月。蝙蝠一到冬天,就躲到岩洞和树洞里去睡觉了。它用爪子钩住物体,飞膜裹住身躯,倒挂着头,一动也不动。鲤鱼常常在河水底部过冬,几十尾到成百尾群集在水底的洼处围成一圈,头和头密密地紧挨在一起,呼吸迟钝,鳃盖活动得非常缓慢,体温可下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