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3454

地理:4.1《深入理解减灾防灾》教案(鲁教版选修5)

日期:2025-10-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49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地理,深入理解减灾防灾,教案,教版,选修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章 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 第一节 深入理解减灾防灾 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www.21世纪教育网 1.知识目标 (1)了解防灾减灾的涵义 (2)学会区分减灾防灾中的社会行动和个人行为 (3)了解国际关注的减灾防灾的重点,减灾项目及减灾战略 2.能力目标 (1)理解减灾防灾的重要作用 (2)掌握减灾防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个人行为规范。 3.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形成: 以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形成人类可以有效减轻自然灾害危害的正确的减灾观,增强减灾防灾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防灾减灾的涵义 【教学难点】 防灾减灾的作用 【教学方法】 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你知道古代和现代哪些著名的水利工程?其中有哪些具有防灾功能?你能说出他的结构和历史吗? (课件展示)都江堰风光,都江堰的结构、功能、历史。 (提出问题)都江堰工程是怎么实现分洪减灾、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设计思想有哪些优点?给你哪些启示? (总结归纳)都江堰工程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减灾防灾工程。它由三部分组成,巧妙利用自然规律,既解决了自然灾害的威胁,也解决了引水问题。都江堰工程为我们的减灾防灾做出了示范和榜样。我们要学习都江堰工程的设计理念———巧妙利用自然规律,和谐人地关系。 (板书) 第一节 深入理解减灾防灾 一、减灾防灾的涵义www.21世纪教育网 (提出问题)人类的技术水平进步很快,生产力飞速发展,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征服自然灾害”、“战胜自然灾害”了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2,结合课件展示内容,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虽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但是我们的力量还是十分有限的,对于自然灾害我们只能“减灾防灾”,而不能“战胜”或“根治”或“杜绝”自然灾害。所以,减灾防灾的涵义就是尽力减少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板书) 1.减灾防灾的涵义 (提出问题)“国际减灾十年”和“国际减灾战略”倡导:科学减灾。我们实现“科学减灾”,必须要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如何看待减灾防灾与发展的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减灾防灾是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免受损失。那么我们做好了减灾防灾也就相当于增加了经济收入,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板书) 2.减灾防灾与发展关系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唯一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上,经济发展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减灾防灾也应该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同学们阅读教材P73后,对比两种减灾防灾观念,填下面表格。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3,结合刚才所学内容,填表。 (板书) 3.减灾防灾与生态环境 减灾防灾观 内涵 体现人地关系 是否注意与周边环境结合 举例 传统减灾防灾观 战胜自然、杜绝灾害 人类中心论 否 鲧治水 科学减灾防灾观 顺应自然、因势利导 人地伙伴论 是 禹治水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填红色文字内容 (承转)减灾防灾不是某个人的任务,他需要我们大家都参与进去。所以,减灾防灾既需要政府努力制定政策、科学研究、做好宣传,更需要公众和个人的积极参与、扩大宣传、普及知识。 (板书) 二、减灾防灾的社会行动和个人行为 (课件展示)社会宣传图片、减灾防灾相关法律文件或图片、汶川地震中参与救援的社会人士。 (提出问题)社会应该做哪些努力?这些工作有什么联系?如果你是一名政府的工作者,你认为还应该做出那些努力?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4,和课件展示内容后,分组讨论,总结意见,回答问题。(注意问题的条理性、合理性、实用性) (总结归纳)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