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38553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三课 跟奶奶学手艺湘美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193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三,奶奶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跟奶奶学手艺 执教者 农林路小学 邵宇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湘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设置为双主题教学活动,既有“欣赏·评述”的部分,又包含“造型·表现”的内容。通过赏析与表现两种体验的交互,能识其人,知其意,熟其法,赏其味,从而悦己心且存于心。 本课中图例选取的剪花娘子库淑兰是民间剪纸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她善于用各种形象拼贴组合起来烘托主要人物形象,整体感、节律感很强,使人透过这些浪漫的、乐观的、虚构的画面,便可看到作者纯真善良的心灵和惊人的艺术心智。这与儿童自由的绘画创作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能够拉近赏析的距离。 通过赏析和探索,学生在感受民间艺术的氛围之中尝试用多种手法进行剪纸创作。在材料选择中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废弃纸张,例如报纸、彩色杂志、废弃海报、包装纸等生活中废弃纸张进行创作,宣扬环保主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思想已初步成熟,具备简单的抽象思维。能够在欣赏体验中感受民族艺术的真善美,并且了解其人文价值。手工艺寄托了作者精神上的向往及审美,但现代人尤其是孩子从小受科技影响,已渐渐不能体验手工艺的巧妙和愉悦,要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到身居陕北黄土地窑洞中的民间艺人手艺的特殊魅力,形成审美愉悦,埋下一颗传承的种子,更形成对本民族非物质文法的认知和对本民族的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积极参与库淑兰奶奶的剪纸欣赏活动并体验彩纸套贴剪纸的制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欣赏并吸收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其艺术价值,把握其典型风格和套贴配色的制作特征,模仿一些典型形象和元素进行再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在欣赏制作活动中感受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实践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套贴剪纸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 欣赏民间艺术,体会人文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套贴剪纸教具、彩色卡纸、废弃包装纸、旧杂志等、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2分钟) 二、欣赏体会(5分钟) 三、知识链接(4分钟) 四、体验技法(8分钟) 五、模仿创作(15分钟) 六、展示评价(4分钟) 七、小结升华(2分钟) 1、同学们,今天老师本来跟报社的记者朋友约好了,他要从我这里搜集一位民间高手的事迹和资料,回去完成一篇报道文章。但是,今天他临时有事来不了了,他想请咱们班的同学替他担任小记者,帮助他完成任务,你们能做到吗? 2、这么有信心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今天我们小记者要采访的这位民间高手是一位贫苦山区的老奶奶库淑兰,我们先来欣赏下她的歌声和作品。(播放剪花娘子歌) 3、这位就是库淑兰奶奶。(课件图片)这是她刚才歌声里的作品《剪花娘子》。你知道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式创作的吗?这是我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一种———套贴剪纸。 4、库奶奶的作品震动了艺术殿堂,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民间工艺大师”的称号。她受邀远赴香港参加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节,她的作品被台湾汉声杂志社出版成集,作为自己的百期庆典。 5、一个贫苦山区没有上过几年学的老太太竟然有如此高的荣誉。她的作品竟然有如此之高的艺术价值。这对你,又有什么启示呢?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走近库淑兰奶奶的艺术人生。 1、库淑兰奶奶一生坎坷、贫苦。她有本来有13个孩子,却眼睁睁地看着10个孩子在灾病中相继死去。这是库淑兰居住了30多年的窑洞,还有她的生活环境。(课件图片)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库奶奶的生活条件怎么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库淑兰奶奶坚持创作,一生完成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图片) 3、1985年初春的一个夜晚,65岁的库淑兰掉进家门前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