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42208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61张)

日期:2024-05-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67703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61张
  • cover
(课件网) 陆地建筑面积=故宫 水域面积=颐和园 康熙———咸丰 150多年 助学 圆明园为清代的御苑。1709年康熙开始修建。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采取神话传说中的仙宫幻境,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集大成者,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被焚毁后的残迹 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藏于大英博物馆 藏于大英博物馆 藏于法国 池努奇博物馆 藏于法国集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展馆 其中大多展品为圆明园旧物 散存于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等地 看着圆明园原来的辉煌、被焚毁的惨烈和近年来圆明园文物的回归,你有怎样的感想呢? 落后就要挨打 要避免再次遭受侵略,就要强大起来 中国人民有着高超的智慧与工艺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什么这次战争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想一想 这次战争其实就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因此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单位:万英镑。表中贸易不含鸦片贸易额)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年份 1840年 1842 年 1845 年 1850 年 输华商品总值 52.4 96.9 239 140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 不必更多,那英格兰 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 不应求了” 。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对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 例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3.6亿 人均 0.75便士 上海中英贸易情况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中国农民贫穷,购买力有限; (3) 通商口岸的官僚鼓励当地居民对外来者采取敌视态度; (4)西方商人对中国市场的错误分析(如钢琴、刀叉、睡衣睡帽等)。 根本原因 请你分析,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 英法侵略者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扩大侵略权益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 仍在中国市场滞销 西方列强认为“中国 开放的口岸太少,他们 享受的权益太少” 提出“修约”要求 ①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 ②鸦片大量输入削弱购买力 × 第二次 鸦片战争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借口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1、时间: 4、侵略者: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主凶:英法联军 帮凶:俄美 3、根本原因: 英不满足即得利益,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5、结果: 清朝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2、借口(直接原因):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6、影响: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时 间: 侵略者: 1856年10月 英法联军进攻, 俄美充当帮凶 过程: 攻陷广州, 逼近天津。 结果: 签订《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课堂探究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不会发生。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 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 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 权益。 “亚罗号事件”和“马 神甫事件”只不过是他们的 借口而已。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时间:1860年 国家:英国和法国 过程: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初,对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 1、火烧圆明园 “我感到震惊、瞠目、惊呆。我仿佛走进了《一千零一夜》的场面,两天里,我在价值两千法郎的绸缎、金银首饰、青铜器、雕像中……总之,我在珍宝台上徜徉。” ———亲身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法国士兵阿尔芒.吕西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 证据一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在场的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