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46604

(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复习(课件10张PPT+22张PPT练习)

日期:2024-05-1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39933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PPT+22,10张,课件,复习,章末
    课件22张PPT。阶段复习课 第三章 样题示范 情境: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碳水 化合物的原料,它的增加可以增加光合产物,无疑对农 业生产有利。同时,它又是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对地 球热量平衡有重要影响,因此它的增加又通过影响气候 变化而影响农业。此外,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微量气 体还有甲烷、氯氟烃、一氧化碳、臭氧等,总的温室效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约占一半,其余为以上各种微量气 体的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 业化以后大量开采使用矿物燃料;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采伐树木作燃料。如果按现在二 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幅度,到21世纪30年代, 可引起全球气温上升1.5~4.5 ℃,超过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升温幅度。由于气温升高,两极冰盖可能缩小,融化的雪水可使海平面上升20~140 cm,对海岸城市会有严重的直接影响。思考: (1)说一说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带来的影响。答案:(1)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量矿物化石燃料的使用;二是森林被大面积破坏。 (2)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增温,使全球气温升高。案例评析 以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为例,考查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两大核心素养,具体质量水平如下: (1)人地协调观———水平2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全球变暖。(2)综合思维———水平2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热力环流的实验论证 步骤一:明确目的、掌握步骤 1.目的:探究热力环流原理。2.具体步骤: (1)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茂密的草皮分别放在长方形玻璃缸的两端。 (2)用保鲜膜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3)将玻璃缸放置在室外太阳底下。 (4)十几分钟后,将一束香点燃,插入玻璃缸内。步骤二:名师点拨、理论依据 1.热力环流原理与实验关系:   由于黄沙和草皮的下垫面性质不同,升温和降温的速度有差异,导致气压的差异,气压差异导致气体的流动。图中黄沙升温快,草皮升温慢;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2.热力环流中的温度、气压、风的关系:(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示)(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①②处风向所示)步骤三:能力提升、素养升华  (1)请在下图中用“→”绘出烟雾的飘动方向。提示:顺时针方向。(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放置在室外之前玻璃缸内顶部和底部的等压面,请用实线分别绘制形成上述热力环流后玻璃缸内顶部和底部的等压面。提示:(3)分析该实验说明的地理原理。 提示:该实验说明了黄沙升温快,草皮升温慢;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课件10张PPT。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概览】 【素养纵览】 【素养纵览】 【学法通览】 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要点:一是大气的组成成分以及不同成分的占比情况,二是组成成分与人类、生命有机体息息相关。 (2)大气分层的依据一般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大气分层可以简单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每一层的特征可从气温的垂直变化、气流的运动状况,以及一些物理特性等方面描述。 (3)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的联系,要结合各层的特点来理解。 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重点掌握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1)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 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需要学生掌握大气的热源, 以及大气是怎样受热的。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出现的 “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因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可以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大气热力环流是理解大气运动需要的基本原理。 (2)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也可借助一些模拟实验,落脚点是学生能否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