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5270

地理: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课件(旧人教版必修上)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8190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课件,人教,必修
  • cover
课件14张PPT。二分二至的定义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一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从右图中可以看出: 晨昏线将所经过的纬线分成两部分,在昼半球部分称为昼弧,昼弧长则昼长,在夜半球部分称为夜弧,夜弧长则夜长。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月21日6 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最长夜最短昼最短夜最长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短夜长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昼渐短夜渐长昼渐短夜渐长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昼夜长短变化动画》.exe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讨论: (1)同一天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短怎样? 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2)太阳直射点位置所昼夜长短的关系。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长。   (3)为什么二分日昼夜等长? 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任意一个 经线圈都平分每一条纬线。 (4 )为什么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晨昏线和赤道都是地球大圆,球面上任意两个大圆都相互平分。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春分 北半球夏至 北半球秋分北半球冬至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12月22日前后6月22日前后3月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南回归线 23°26′S赤道0°赤道0°北回归线 23°26 ′N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夏至 冬至 秋分 春分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C、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 °S 23°26′S 0° 23°26 ′N 90°N达到全年最小达到全年最大90 °S 23°26′S 0° 23°26 ′N 90°N达到全年最大达到全年最小(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A地正午太阳高度=90°— A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差例:夏至日和冬至日北京(40 °N)的正午太阳高度各是多少?40 °N0 °23°26 ′N23°26 ′S夏至纬度差为: 40 ° —23°26 ′冬至纬度差为: 40 °+ 23°26 ′夏至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40 ° —23°26 ′) = 73°26 ′ 冬至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40 ° +23°26 ′) = 26°34′(1)此图表示 月 日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 点钟, ABC三点中白昼最短的是 , 昼长是____小时 (3)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 小的排列顺序是 ,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 是 。 (4)A的地理坐标是 。 (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坐标) ,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 (6)此时悉尼是_____季.再过三个月, B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试一试:152212CCABACB0 °、 23°26 ′N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5°W、23°26 ′N冬6昼长等于夜长二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夏季———一年中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 冬季———一年中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季节。 春秋———冬季和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2)气候四季(1)天文四季3、4、5月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划分的四季。春 季6、7、8月秋 季夏季冬 季9、10、11月12、1、2月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无太阳直射有极昼极夜有极昼极夜有太阳直射2、五带的划分 —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多少昼夜长短 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太阳高度 季节变化 纬度变化 小结: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五带四季1.写出下列节日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和变化情况 A、植树节: B、劳动节: C、教师节: D、国庆节: 课堂练习:北半球昼短夜长 ,昼逐渐增长。北半球昼长夜短 ,昼逐渐增长。北半球昼长夜短 ,昼逐渐缩短。北半球昼短夜长 ,昼逐渐缩短。谢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