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1.2人口数量与环境 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2、理解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环境对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2、人口数量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课型:授新课 授课过程: 一、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两个因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前者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而后者取决于人口的迁移。全球范围而言,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仅仅是人口的自然增长。我们所考虑的也仅仅是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二、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1、生育率 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49)数之比。它与出生率不同,但是决定出生率大小的基础 2、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 (1)社会环境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为了有更多的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生育率很高)、婚姻制度(不同的法定结婚年龄也会影响生育率,生育率较高的国家如巴拿马、爱尔兰都曾经规定女12、男14为最低婚龄,而发达国家离婚率和独身率的提高使生育率下降)、生育政策(我国的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缓解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发达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对发达国家人口的负增长也起了很重要的抑制作用)、避孕技术、文化(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会影响生育率,分析图1-2)和宗教(伊斯兰教提倡多妻制,天主教谴责离婚,佛教则鼓吹出家遁世)等 读图1-2回答: ①农村妇女生育的子女高于城市的妇女 ②从文盲的妇女到大专以上文化的妇女,生育的子女数越来越少 总结得出: ③妇女受教育程度与生育率的关系:受教育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 ④经济水平高低与生育率的关系:经济水平高,生育率低 ⑤提高居住在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妇女的受教育水平是控制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的当务之急 (2)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是极小的 3、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1)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包括经济因素(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死亡率的不断下降可见)、政治因素(两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分别是970万和5480万)、受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高的人对许多疾病有较好的认识和预防)、医疗卫生条件(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医药科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死亡率都会明显下降,天花曾导致人类死亡率高达10%,而儿童的死亡率高达13%,1979年10月25日是人类天花绝迹日。历史上欧洲一次大瘟疫死亡人数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而青霉素的发明使得人类的平均寿命上升了20岁左右) (2)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也很明显 气候、水、土壤对死亡率的影响较为明显。世界上公认最长寿地区是:厄瓜多尔的威尔班巴村、克什米尔地区的巴勒提特和俄罗斯高加索山区,这些地区生活贫困、医疗卫生条件差,但三个地区都是气候条件良好的山区,应该是重要因素之一。克山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水土有关。湿热多雨的夏季,疟蚊的繁殖使疟疾发病率大大上升,死亡率提高。春季因肺气肿死亡的老人数增多。 大的自然灾害会造成大量人口的死亡。唐山地震死亡24万人,其他灾害可以从图1-3和表1-5看出。 (3)环境污染是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伦敦烟雾事件就是一个例子(阅读材料)。1943年5-10月,美国洛杉矶大多数居民生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多人,主要原因就是环境污染(光化学烟雾事件) 三、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1、原始社会(依赖自然) 人口数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小、影响范围也小 2、农业社会(改造自然)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