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5391

地理:3.5《文化的空间扩散》测试(旧人教版选修一)

日期:2025-04-3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223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地理,文化的空间扩散,测试,人教,选修
  • cover
第三单元 文化景观 3.5 文化的空间扩散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我们的老师、同学中有人主动要学普通话,这种过程属于: A.刺激扩散 B.传染扩散 C.迁移扩散 D.等级扩散 2.某校聘请了外籍教师教英语,这种语言传播过程属于: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3.要了解各个文化区的特点,下列哪些方法是可取的: A.要从分析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入手 B.要从认识身边的文化事物开始 C.要了解各个地区文化中都包括的一些文化事物 D.主要观察物质文化事物,不需要了解精神文化现象 4.下列现象,属于精神文化扩散的是: A.广东人学说普通话 B.东方人信奉基督教 C.农民使用计算机 D.儿童爱吃“麦当劳” 5.当今世界文化的特点有: A.繁荣发展,种类多样 B.不断统一,种类减少 C.在趋同和趋异中发展 D.仍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民族性 二、是非题 1.世界文化就是在不断趋同中发展的。 2.牛仔裤风靡全球是属于刺激扩散。 3.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4.书刊、报纸、广播、电视对文化扩散作用不大。 5.普通话的推广既有迁移扩散,又有传染扩散。 三、综合题 1.列举你个人的饮食、服饰、语言、习惯等五例,说明它们是受文化扩散影响形成的。 A _____ B _____ C _____ D _____E _____ 2.将下列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框内或箭头上: A.文化; B. 文化区; C.文化形成; D.文化传播; E.范围扩大; F.文化源地 3.北方人有句俗话:有钱不盖东南房。请解释这种建筑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麝香之路 近年来大量考古发现表明,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条以西藏阿里为中枢点、连接欧 亚大陆的“麝香之路”。陕西考古研究所主任张建林认为,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麝香之路”不仅是古代的商业通道,而且也是一条东西方文化、宗教、外交、军事交往的重要通道。 罗马帝国在公元1世纪便通过昌都———拉萨———阿里———西亚一线交换西藏盛产的麝香,因此这条路被称为“麝香之路”。张建林介绍说,他们在阿里发现的各种石器中有东亚、南亚、北非和欧洲原始文化的典型器形,表明这条通道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在阿里北部,他们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的岩画上有生活于中亚和非洲的骆驼和鸵鸟。研究表明“麝香之路”的兴盛是在公元10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的古格王朝时期。 近期在古格寺庙和洞穴里发现的壁画上,有当初木材、布匹和杂物交易的情景。山洞内至今还堆积有当年的杏干和杏核。考古发现同时表明,东西方宗教、文化也通过“麝香之路”在进行交流。古格王多次派人到印度学习佛教,考古学家近年在山洞里还发现了葡萄牙文的《圣经》的残页。 (1)人们判定阿里是这条“麝香之路”中枢点的依据是什么 (2)判定“麝香之路”曾远达非洲的依据是什么 (3)因为文化景观的_____性,可以判定“麝香之路”的兴盛是在公元_____时期。 (4)古格王多次派人到印度学习佛教,这种文化交流属于_____扩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 C 4.A B 5.A C D 二、是非题 1 × 2 √ 3 √ 4 × 5 √ 三、综合题 1.A: 麻辣烫传到天津,是迁移扩散的结果。 B:想去广州、香港发展学粤语,属于扩展(传染)扩散。 C:西装传到中国,先是迁移扩散,而后是等级扩散。 D:春节人们穿唐装,唐装为刺激扩散。 E:咖啡传到中国是迁移扩散,有些人有喝咖啡的习惯是传染扩散。 2. 3. 这里的东南房指窗户朝西或朝北的房屋。我国北方在中纬度地区,太阳终年在南边,窗户朝北的南房,终年见不到太阳;我国属于季风气候,北方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窗户朝西的东房、朝北的南房正在迎风面上,非常寒冷;另外东房夏季下午从西边射进的阳光炽热灼人。由此可见这种建筑反映了中纬度和季风气候的环境特征。 4.(1)在阿里发现的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