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5486

地理:5.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教案(旧人教版选修2)

日期:2024-06-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8408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地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教案,人教,选修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单元 河流的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长江三峡的位置、范围、工程设施与规模状况。 2.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及其成因,理解三峡工程在防洪方面的关键性作用。 3.了解三峡的水能资源状况,以及三峡水电站的规模和发电能力,理解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了解长江航运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川江航道对它的限制,理解三峡工程建设对改善长江航运条件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长江水害和工程防洪效益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三峡工程建设意义与作用的了解,更好地理解水利工程建设在国土整治中的巨大作用,并为我国政府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水电站,并有能力解决相应的移民和环境等问题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长江洪水灾害的原因,三峡工程在防洪方面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及其带来的多方面的巨大效益。 ●教学方法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分析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等相结合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投影片若干:三峡工程位置和输电范围图、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情况长江流域洪灾的主要成因、长江中游防洪形势图、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三峡电站发电效益示意图、三峡电力对华中华东地区的意义图示 3.复合投影片:三峡工程的航运及其他作用框示图 4.景观投影片:都江堰景观图、葛洲坝水利工程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都江堰景观图”,学生根据已有历史知识说明其名称及基本情况。 (承接)我国地处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季风的不稳定性使我国东部各大江河流域旱涝灾害频繁,水利建设为历代各朝所重视。建国后党和政府通过一大批水利设施的建设,对各大江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由于这些设施大多防洪标准不高,水旱灾害仍然多发。 指导学生阅读P77课文一组数据:目前我国有近一半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工农业产值集中在这些面临洪水威胁的平原、盆地和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 (继续讲述)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通过河流的综合治理以实现改造自然、整治环境、促进地区开发、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目的,成为我国国土整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少重点水利工程如小浪底、葛洲坝(投影)已是人们熟知的国土整治实例。在这个单元,我们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了解河流的综合整治。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五单元 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指导读图)课本图5.22“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三峡工程建设方案”,教师讲述:建设长江三峡工程是几代人的梦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终于开工建设,把梦想变为现实。它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受人关注的在建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这一工程的建设也使三峡地区成为世纪之交我国国土整治开发的重点地区。 (板书)§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投影)“三峡工程位置和输电范围图”(图略),读图找到三峡工程具体位置和与葛洲坝的相对位置。再读课本图5.1“三峡工程坝———三斗坪”,明确工程具体坝址。 (指导阅读)学生自学阅读材料《宏伟的三峡工程》,并对照阅读主题图,了解工程的主要设施和规模。 (过渡)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以及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工程在防洪、发电和航运三个方面的巨大作用和意义。 (板书)一、防洪 1.长江水害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教师讲述)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5,且大多流经我国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发达地区,但长江流域水旱灾害发生频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