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六单元 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6.2 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黄淮海平原低湿涝洼地地势低平的自然环境和鱼塘———台田综合治理模式。 2.掌握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水盐运动的基本特征和盐碱地改造的核心和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从黄淮海中低产田的治理的案例中,总结出治理中低产田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并形成具有治理中低产田的一般途径的能力。 德育目标 从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经验中,学习科学的人地观、科学的研究态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 “因地制宜”和“以治水为中心”是治理中低产田要贯彻的基本原则,“洼”怎么样?水怎么样?如何解决洼———涝,水———盐碱的问题?这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 “鱼塘———台田”模式和“调控水盐运动”的作用过程和意义是本节的难点。两部分知识需要一定的想象思维能力和结合理化生等学科的知识。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师生共同设疑发问,学生之间讨论答问,教师总结评价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 1.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地下水和沙地的分布图 2.辛洼店某一地形断面(AB)与水位示意图 3.鱼塘———台田示意图 4.有关内容表格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面积占整个地区土地的80%,其改造治理的意义深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早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在山东禹城设立研究基地,对本区内的旱涝碱进行综合治理实验,为我国中、低产田的改造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也是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改造的一个缩影。这节课我们就以此为例,探讨研究我国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问题。 [讲授新课] (板书)§6.2 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承转)黄淮海平原上众多的中低产田中,涝洼地、盐碱地有100多万公顷,是农业的低产区,产量低而不稳,也使得这里的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也了解了涝洼盐碱地的形成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我们找出了这些限制因素后,就为我们研究克服和转变这些限制因素,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们可以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改造治理好这些中、低产田,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出示投影地图)“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地下水和沙地的分布”图(见课本P65) 读图可知:黄淮海平原的涝洼地、盐碱地的面积广大,但分布相对集中。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上本身是河流冲积作用形成的平原,黄淮海平原的水土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板书) (出示投影地图)辛洼店某一地形断面(AB)与水位示意图: 辛洼店是山东禹城市北部的一片洼地。请同学们读其地形断面与水位示意图。 (指导学生读图)辛洼店地势低平,最低处海拔只有17.5米,四周高,其洼缘海拔是19.5米左右。冬季和春季时,河流水位基本与洼底高程持平,河水不会倒灌入洼地。而在夏季和秋季的时候,河流水位就高于洼底高程,当降水量大,并与当地引黄河水相遇的时候,河水会倒灌入洼,海拔18.4米以下的土地浸水,地下水位升高。 (学生思考并发现问题)夏秋季节,降水量大,河流进入汛期水位增高,河水倒灌入洼,洼底浸水,导致该地区土地沼泽化和盐渍化,形成渍涝。 冬春季节,为河流枯水期,河水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也下降,河水不会倒灌入洼。 (读课本插图)图6.7“辛店洼治理前土地利用情况” 由于大部分的低湿地不能种植作物,该地的芦苇地、茅草地约占一半,余下的是一些沼泽地和低产农田。土地基本是搁荒、农业歉收,农民生活水平不高。 (板书)辛店洼(低湿地的治理) 地势低平,渍涝严重 (教师讲述)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看清了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