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工业的区位选择 知识目标: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依据主导性区位因素对各种工业部门进行分类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4.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2.根据某一假定区域,尝试进行简单的区位选择 德育目标:1.使学生初步懂得衡量工业区位合理性的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2.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工业区位的变化,体会其中的主要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环境方面)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难点:正确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某些特殊区位因素(国防安全、国际关系、个人偏好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在前一节中,我们着重分析了工业的投入-产出关系,请回答:在发展钢铁工业时,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既然发展钢铁工业需要肯备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以及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那么,一个地区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各种条件的优劣程度如何?就净决定该地区能否发展或怎样发展钢铁工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发展的各析就是决定工业的区位因素。 一、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板书]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板书] 我们对两个钢铁工业区进行对比,请大家分析一下它们的主要区位因素。 展示图5.24《鞍钢的区位》和图5.25《宝钢的区位》,学生讨论分析。 从这两个工业区的情况看,的确如刚才所说的那样: 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条件(板书)是决定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同时也不难看出,这两个地区的区位条件不相同,那么,当一个地区无法满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时应当怎么办? 2.在不同的优势区位条件下发展不同的工业部门[板书] 虽然每一种工业的发展都需要具备多种区位条件,但不同的工业部门,对种区位条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各种工业都应当选择最适合的地区去发展。 [讨论]电子工业、家具制造工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决不能服装工业的街问题。 (学生分析讨论,回答讨论结果并简述理由,其他学生进行评判。) 既然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我们就可以将工业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的指向型、技术指向型五大类。请大家阅读教材内容,自己设计一个表格,对比这五种工业的不同特点。 (学生设计并填注表格) 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板书]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核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板书] 在不同的工业发展阶段,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各种区位因素对工业的影响程度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引起这些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1、变化的表现[板书]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 (1)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2)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条件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有所下降;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