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55498

中考培优竞赛专题经典讲义 第16讲 数学基本方法之等积法 学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8次 大小:11109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考,培优,竞赛,专题,经典,讲义
  • cover
第16讲 数学基本方法之等积法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通常可采用等积法来解决一些问题,即同一个图形采用不同的面积表示方法来建立等式.等积法也常在证明某些定理时被用到. 【例题讲解】 例题1 已知:如图,在Rt△ABC中,∠BAC=90°,AB=4,AC=3,AD⊥BC,求AD的长为 . 答案: AD=2.4. 例题2、如图,E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上一点,且BE=BC,P为CE上任意一点,PQ⊥BC于点Q,PR⊥BE于点R,则PQ+PR的值为 . 答案:. 【解析】连接BP,易知=+,所以·BE·CM=·BE·PR+·BC·PQ,由BC=BE,等号两边同时约掉,剩下CM=PR+PQ,所以CM=BC=. 连接BP,过C作CM⊥BD, ∵=+ =BC×PQ×+BE×PR× =BC×(PQ+PR)× =BE×CM×, BC=BE, ∴PQ+PR=CM, ∵BE=BC=1,且正方形对角线BD=BC=, 又∵BC=CD,CM=BD, ∴M为BD中点,又△BDC为直角三角形, ∴CM==, 即PQ+PR值是. 【对于填空选择题,可用特殊值法!】 例题3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P为边BC上任意一点(可与B点或C点重合),分别过B、C、D作射线AP的垂线,垂足分别是、、,则B+C+D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 答案:2,. 【解析】连接AC、DP, =1×1×1, 由勾股定理得:AC==, ∵AB=1, ∴1≤AP≤, ==AP×C, 1==++=AP(B+C+D), B+C+D=, ∵1≤AP≤, ≤B+C+D≤2, 【巩固练习】 1、如图,点P为等边△ABC内任意一点,AB=2,则点P到△ABC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 2、如图,在矩形ABCD中,已知AD=12,AB=5,P是AD边上任意一点,PE⊥BD,PE⊥AC,E、F分别是垂足,则PE+PF的长为 . 3、如图,D是Rt△ABC斜边AB上一点,且BD=BC=AC=1,P为CD上任意一点,PF⊥BC于点F,PE⊥AB于点E,则PE+PF的值是 . 4.如图,已知直线y=2x-2上有一动点Q,点P坐标为(-1,0),则PQ的最小值为 . 【请用等积法】 5.如图,在Rt△ABC中,∠ABC=90°,点D是斜边上的中点,点P在AB上,PE⊥BD于E,PF⊥AC于F,若AB=6,BC=3.,则PE+PF= . 6.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 7.如图,在△ABC中,∠ A=90°,D是AC上的一点,BD=DC,P是BC上的任一点,PE⊥BD,PF⊥AC,E、F为垂足.求证:PE+PF=AB. 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BC=3:2,∠DAB=60°,E在AB上,且AE: EB=1:2,F是BC的中点,过D分别作DP⊥AF于P,DQ⊥CE于Q,求证: 9.在△ABC中,AB=13,BC=14. (1)如图1,AD⊥BC于点D,且BD=5,则△ABC的面积为   ; (2)在(1)的条件下,如图2,点H是线段AC上任意一点,分别过点A,C作直线BH的垂线,垂足为E,F,设BH=x,AE=m,CF=n,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m+n,并求m+n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0.【问题情境】 张老师给爱好学习的小军和小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中,AB=AC,点P为边BC上的任一点,过点P作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过点C作CF⊥AB,垂足为.求证:PD+PE=CF. 小军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连接AP,由△ABP与△ACP面积之和等于△ABC的面积可以证得:PD+PE=CF. 小俊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过点P作PG⊥CF,垂足为G,可以证得:PD=GF,PE=CG,则PD+PE=CF. 【变式探究】 如图3,当点P在BC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求证:PD-PE=CF; 请运用上述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完成下列两题: 【结论运用】 如图4,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D落在点B上,点C落在点处,点P为折痕EF上的任一点,过点P作PG⊥BE、PH⊥BC,垂足分别为G、H,若AD=8,CF=3,求PG+PH的值; 【迁移拓展】 图5是一个航模的截面示意图.在四边形ABCD中,E为AB边上的一点,ED⊥AD,EC⊥CB,垂足分别为D、C,且AD·CE=DE·BC,AB=dm,AD=3dm,BD=dm.M、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