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55637

【备考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40讲 原子结构 原子核(课件+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4-05-0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4次 大小:38591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课件,原子核,原子结构,备考
    第40讲 原子结构 原子核(原卷版) / 一、原子结构 1.电子的发现 (1)英国物理学家 使用气体放电管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①让阴极射线分别通过电场和磁场,根据 现象,证明它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其比荷。 ②换用 的阴极做实验,所得 的数值都相同,是氢离子比荷的近两千倍。证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 (2)电子 ①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称为 。 ②密立根“油滴实验”结论 / 2.汤姆孙原子模型 汤姆孙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 , 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 镶嵌其中。 3.α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装置:α粒子源、 、放大镜和 。 (2)实验现象: ①绝大多数的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 的方向前进; ②少数α粒子发生了 偏转; ③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度 ,甚至有极个别α粒子几乎被“撞了回来”。 (3)实验意义: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建立了 模型。 4.核式结构模型 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 。它集中了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 , 在核外空间运动。 5.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 二、氢原子光谱 1.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巴耳末线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 (n=3,4,5,…),R是里德伯常量,R=1.10×107 m-1,n为量子数。 2.玻尔理论 (1)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 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 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2)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ν= 。(h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3)轨道: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 的。 3.氢原子的能级、能级公式 (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2)氢原子的能级和轨道半径 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n=E1 (n=1,2,3,…),其中E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1=-13.6 eV。 ②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n=n2r1 (n=1,2,3,…),其中r1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其数值为r1=0.53×10-10 m。 三、原子核、天然放射现象 1.原子核的组成 (1)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用 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质子是 的组成部分。 (2)中子的发现: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内存在着一种质量与质子 ,但 的粒子,称为中子。查德威克利用云室进行实验验证了中子的存在,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3)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 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 。 (4)原子核的符号 X元素符号原子核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的质子数,即原子的原子序数 (5)同位素:具有相同的 而 不同的原子核,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 ,它们互称为同位素。例如,氢有三种同位素H、H、H。 2.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 元素 地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 具有复杂的结构。 (2)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 物质发射某种看不见的射线的性质叫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 元素。 (3)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 、 、 。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 ①放射性同位素:有 放射性同位素和 放射性同位素两类,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 ②应用:消除静电、工业探伤、作 等。 ③防护:防止放射性对人体组织的伤害。 3.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变成另一种 的变化称为 的衰变。 (2)分类 α衰变:X→Y+ β衰变:X→Y+ (3)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 、 无关。 四、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 1.应用射线:应用射线可以测厚度、医疗方面的 、照射种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