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地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645662
地理:13.1《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素材(旧人教版选修二)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0次
大小:126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地理
,
13.1
,
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素材
,
人教
,
选修
第十三单元 地理区域研究(选学) 13.1 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相关素材 区域的分类 按划分标准不同,区域可分为各种类型。 1.按性质划分的区域类型 (1)自然区域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依照一定的目的去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特定性质而划分出来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2)经济区域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措施等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的生产地域综合体。 (3)社会、文化区域是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的特定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 2.按方式划分的区域类型 (1)区划区域也称区划单位。其中每一个具体单位都具有空间的连续完整性,不能存在独立于该区之外又从属于该区域的单位。 (2)类型区域也称景观形态类型单位。每一单位在地域上表现为分离的分布区,可以重复出现,穿插组合。它主要反映出某些地段的共性特征,而不是完整的或带有群体联系的个性特征。类型区域在区划区域的每个层次上都可以出现,并且常表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成为区划区域的基础。 3.按照内部分布状况划分的区域类型 (1)同一区域也称均一区域或同质区域。根据同质性特定指标划分。有的地理现象呈离散型分布,区内组合具有均一性。如地貌类型分区,植被类型分区,人口密度分区,文化区等。 (2)结节区域又称功能区域或枢纽区域。按照地理事物过程及空间的相关关系划分。具有和谐的内部结构组织,以一个焦点(结节)或焦点体系为中心,而其周围的地域通过一定的连结方式系结于焦点的地理区域。如以一个海港或商业中心的腹地构成的区域(经济区)。 4.按照内在的聚合和结构划分的区域类型 (1)单相区如坡面、农田。 (2)多相区具有密切关联相的或多或少的组合。如气候、土壤、农业、资源、自然和经济组合成的区域,农业区即是。 (3)总和区具有地理学研究中的内部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相的组合。 另外,还有按规模大小不同将区域分为大型区域、中型区域、小区域,不一而论。 区域的特点 区域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地表任何区域都可与同等级若干区域共同组成更高一级的区域(最高级区域为整个地球表层区域);同时区域内部又可进一步划分出低一级的区域。各级区域间呈镶嵌关系。区域分等级是有意义的,因为不同等级的区域,其结构、内外部联系及相应的研究手段均有不同。如自然区域的自然区→自然地区→自然小区→景观→地方→限区→相,工业地理区域(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工业基地→工业枢纽→工业城镇→工业区→工业点等。 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区域间的差异性其实是与区域内部的同一性并列提出来的。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就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 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区域的这种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地球表层作为最大的区域,其内部各组分间是相互联系的。如由于气候的转暖,第四纪冰川退却,从而引起各大洋海面的升高和洋流的变化;在陆地上引起风化方式和成土作用的变化,以及植物和动物向极地移动等。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区域组分的相互联系还形成了区域的整体功能,这种功能不是组分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高于其上的一种新功能。表现在区域间的联系上(物质、能量流动)。如一流域内的水土平衡,不只决定于流域气候或植被、岩性,而是决定于它们的共同作用。 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四川省川南地区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解析)(2025-04-27)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4-27)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2025-04-27)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4-27)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2025-04-2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