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6.2 海洋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 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2、了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3、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2、赤潮形成的原因 3、海平面上升带来 的影响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读图引入:读《海洋污染物质来源》示意图 2.提问:海洋污染物质来源于哪些经济部门,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到海洋中,从而产生海洋环境问题的。 1.讲述: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海洋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本身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的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受到的破坏。海洋的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一)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污染的来源:绝大部分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①城市和工业生产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②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也会影响海洋生物。 ③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和化肥随雨水流进江河,或随土壤颗粒在河口淤积,最终流入海洋。 ④石油污染:沿海工业生产和海洋航运中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多集中于沿海水域或海上航线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污染物集中,污染迹象明显,危害严重,因而也备受公众关注。 2.阅读:课本《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一文及插图、图表《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 3.提问:海洋污染会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海洋生态的破坏是否都是人为因素? 4.讲解:除海洋污染外,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破坏海岸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工程建设;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缺乏科学论证的围海造田工程;都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生物数量和种类不断减少,甚至部分物种濒临灭绝。另外,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以及一些自然灾害,如海底火山爆发、海啸、海底地震等,也会使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改变。但是,人为因素对海洋生态的破坏更为突出。 (二)海洋生态破坏 1.产生原因: ①人类生产活动 排放污染物———造成海洋污染;过度捕捞———造成生物数量减少;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 ②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2.赤潮: (1)综合分析赤潮产生的原因: ①地理、生物、化学:赤潮生物的种类主要是藻类植物中的甲藻、硅藻等浮游生物,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和细菌等;海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主要是N、P)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大量存在,是赤潮形成和发发展的基础。 ②地理(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③地理(气候、洋流、地形等自然条件):春夏温暖李节,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总之,赤潮发生是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形成的自然现象。 (2)我国沿海易发生赤潮的区域及发生时间:在江、河口海区和沿岸、内湾海区及养殖水体比较容易发生赤潮,如渤海、东海的长江口海域、舟山群岛、杭州湾、南海的海口湾等。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3)赤潮的危害: ①危害水产养殖和捕捞业。赤潮生物分泌粘液附着在鱼类的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